央广网

“烧钱教育”可能烧掉孩子的未来

2017-08-14 08:44:00来源:大秦之声

  今天是2017年8月14日,星期一,农历闰六月二十三,西安最低气温21℃,最高气温32℃,阵雨。


  近日,一位月薪三万的母亲晒出孩子补课账单,并抱怨“月薪三万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烧钱教育”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再次触发家长的敏感神经,引发热议。许多家长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圭臬,用抢跑、早教“拉升”孩子智商,把“烧钱教育”看成教育长跑中的“法宝”。一些培训机构乘机炒作、摇唇鼓舌给“烧钱教育”添火升温。

成才焦虑催生“烧钱教育”

  西安一所知名初中的孩子家长说,“孩子从进了幼儿园就开始参加各种培训班,除了学校作业,还要完成培训班布置的作业,现在12点之前不能睡觉。她班同学都这样学习,不报班就得落后,跟不上别人的步伐,要想赶超别人,就得比别人学的多。花钱肯定是多到没办法计算了,但是只要为了孩子好,值了。”

因劳累而睡着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西安市一家培训机构的老师透露,“在西安,顶尖学校会秘密地在各大培训机构内预录小升初的学生。培训机构在学期中会跟进学校教学进度在寒暑假对学生进行提前教育,让学生能跟上或者超越学校的学习进度。”

  面对这样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培训“内幕”,当周围的孩子都去补习班,又有几个家长能不受影响?此外,一些家长自身存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强烈攀比之心,总觉得在教育这场“长跑”中,高投入才能高产出,导致孩子教育层层加码,变成了“课外班竞赛”,最终大家一起上演“烧钱教育”大戏。

孩子诉求首先被家长忽略牺牲

  谈到课外辅导究竟有多大效果,一位在西安多年办班的老师认为,“就补习效果来说,学生自己本身的学习态度是决定因素,培训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效果好的大多都是自身就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

  不可否认,良好的学习环境、优质的师资力量,客观来讲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和支持,但这些都只是外力,钱多、报的班多并不一定能转换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孩子的学习欲望、方法、热情才是决定能否成才的内生动力。孩子的能否成才,拼的是在学习上的耐力和意志力,这些都是源自于孩子本身的品质,并不是靠烧钱就能换来的。


孩子补课缴费单 图片来自网络

  “烧钱教育”还存在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作为教育主体的孩子逐渐失去了主动、主导地位。孩子的真实诉求在家长眼里变得可有可无、不那么重要,反而是家长的主意、安排主导了孩子的学习方向。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孩子在意的是什么?孩子是否乐意?这些完全被忽视。可悲的是家长还自认为是“一切为了孩子好”“孩子以后会理解”。久而久之就催生一个恶性循环:父母“烧钱”越多,孩子的压力越大、成绩越停滞不前,进而使得家长加大“烧钱”力度。

  十来岁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确实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但这种引导不是“一言堂”“一刀切”,以家长之需安排孩子学习内容的方法,砸出去的是钱,影响的可能是孩子的未来。

“烧钱教育”关键是家长理智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中小学生暑期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引导家长不盲目给孩子报各类补习班,引导学生自主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过一个轻松、快乐的假期。”面对过热的“烧钱”教育,这则通知虽然能够起到暂时“退热降温”的效果,但是想从根源治理这类现象,还远远不够。

哭泣的孩子 图片来自网络

  就中国目前而言,想要进入更高、更好的中学、大学,选拔考试仍然是最重要的途径。家长普遍认为“烧钱教育”是提高孩子考试成绩最为“短平快”的选择。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梅志罡教授认为,“烧钱教育”既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焦虑的一种表现。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一些家长在义务教育上存在一定“盲目性”,认为金钱的投入与孩子的成绩成正比,就出现用烧钱为孩子“买一个好未来”的现象。治理“烧钱教育”不仅要治理社会乱办班、辅导班乱贵骗的顽疾,更要呼吁家长减少盲目,理性对待孩子课业成绩,摈弃砸钱换分的错误行为。

 

      要闻快讯

  1.国务院“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组成

  8月12日,国务院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组在西安成立,调查组由国家安监总局牵头,公安部、监察部、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陕西省政府负责人及有关地方、部门人员和专家组成,将尽快查明事故原因,依法依规严肃问责。最高检昨日宣布,已成立检察调查专案组介入京昆高速特大交通事故,将严查事故所涉渎职等职务犯罪。

  2.陕西省委政法委上半年暗访督查问责279人

  陕西省委政法委上半年抽调114名干部组成48个检查组深入各市(区)进行暗访督查,发现问题191件,问责279人。其中,公共安全隐患93件问责171人,重点人管控不严21件问责33人,规范执法纪律作风43件问责54人,视频联网应用21件问责10人,值班备勤13件问责11人。下半年省委政法委将进一步加大暗访督查工作力度,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3.陕西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陕西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日前发布,将新生儿疾病筛查列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筛查将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毒症和听力障碍等疾病作为重点,确保新生儿及儿童残疾预防筛查率达到85%以上,干预率达到80%以上。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收费为每例50元,今后,此项筛查服务将免费提供。

  4.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增加5158.43亿元

  陕西省上半年非公经济增加值为5158.43亿元,总量较上年同期增加783.84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3.8%。陕西省上半年三大产业非公经济增加值分别为154.04亿元、2500.95亿元和2503.44亿元,占各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3.7%、52.5%和57.4%,结构不断优化。

  5.陕西省防汛抗旱并重全力减灾止损

  今年陕西汛情、旱情呈现“汛雨来得早、旱情发展快、暴雨强度大、洪水来势猛、灾害损失重”的特点。降雨时空不均和持续高温干旱,造成全省农作物受旱899万亩,9.2万人饮水困难。针对复杂多变的汛情、旱情形势,陕西省围绕“涝时安全度汛、旱时减少损失”的目标,坚持防汛抗旱并重,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旱区群众饮水安全。

  6.西安集中开展打击传销专项行动

  从8月11日开始,西安警方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击传销犯罪专项行动。西安市公安局全警动员、主动出击,对传销活动露头就打,绝不手软。在"破大案、挖源头、捣窝点、摧网络"上下功夫,做到准确出击、发现一批、查处一批、打击一批,全力创建"无传销城市"。行动首日就捣毁传销窝点429个,查获传销人员1373名。

  7.陕西省食药监局查处5批次不合格食品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在省内抽检饮料、速冻食品等7类食品98批次样品,其中,合格样品93批次,不合格样品5批次。对不合格产品,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经营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并依法予以查处。

  8.陕西省物价局规定法定节假日景区门票不得涨价

  陕西省物价局近日下发《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旅游景区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管理的通知》,要求实行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管理的旅游景区,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及之前1个月内不得提高门票价格,提价应提前6个月向社会公示;实行市场调节价管理的旅游景区,在法定节假日期间不得提高门票价格,提价应提前1个月向社会公示。

  9.西安“不让人”出租车被曝光将停运1至3天

  西安交警近日连续两次实名曝光100例车不让人名单,其中,第一次曝光名单中出租车高达47辆,占了近半数,第二次曝光名单出租车有27辆。出租车管理部门对于被曝光的司机,将处以停运整顿1至3天的处罚,驾驶人和所属公司还要作出书面检查。不礼让行人达到8次后,将取消经营许可资格。

  10.陕西省建立农业用水节水奖励机制

  陕西省近日出台《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机制,根据节水量对实现节水的规模经营主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农户给予奖励。

 

      看精彩点往期

  

编辑: 刘宴熙
关键词: 大秦之声;烧钱教育;成才焦虑;孩子诉求

“烧钱教育”可能烧掉孩子的未来

十来岁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确实需要家长的合理引导,但这种引导不是“一言堂”“一刀切”,以家长之需安排孩子学习内容的方法,砸出去的是钱,影响的可能是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