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模之光 现在位置>>英模之光
张苇:与“长空霹雳”同飞
中广网    2008-12-0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主人公小传】张苇,男,江西进贤人,1968年10月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直升机设计本科专业,同年入伍,1992年9月入党,2004年7月取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空军某试训基地一区二站三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6级,空军级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从事无人机总体专业。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96年被空军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03年因工作成绩突出,由专业技术8级调整为6级,2004年获“空军青年学习成才奖”,2007年被总政推荐为“中国青年科技奖”候选对象,同年7月被评为“全军学习成才先进个人”,2007年8月1日作为空军代表参加了全军英模代表大会。
 
    潜心钻研练真功

    张苇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入伍,来到空军某试训基地二站,从事无人机的研究。刚刚从学子转变为军人,来到荒漠戈壁,一切都不适应,一切都很陌生。第一次参加供靶任务,张苇和同事一起来到了起飞线,等待着靶机的放飞,所有科研人员都紧守在自己的岗位前,有条不紊的从事着手中的工作,空气中漫溢着紧张与凝重,远处,一颗信号弹缓慢升起,所有准备就绪,随着指挥员的旗帜和口令,刚才还静若处子的火红色 “长空一号”靶机声震大地、冲出跑道,直飞云霄,这一切的一切,把张苇深深地震撼。

    张苇暗下决心,一定尽快的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转换为实际工作的能力。于是实验室、机房、厂房、资料室处处都可以看见他抱着书本苦苦啃读的身影。白天要完成日常的工作,他放弃了休息的时间,中午学、晚上学,每天办公室最后熄灯的是他的办公室、宿舍最后熄灯的是他的宿舍,一个问题弄不懂就反复请教老高工和站里其他同志,实验数据有错误就重复做,直到准确无误,就这样他凭着一股执著的学习精神在半年的时间内就扎实系统的学习掌握了《无人驾驶飞行器飞行力学》、《飞行控制系统》、《计算空气动力学》等大量专业理论。

    有一次父亲病重住在医院,他休假回家探望,父亲病情刚有所好转,他就说服家人,让妻子一人照看两个年迈的老人,利用剩余的假期,回南京母校“取经”。争分夺秒走访了自己的导师,到校园图书室、实验室、教学楼找资料。为按时完成某型靶机的总体设计、技术攻关和定型试飞工作,他动手制作了该型飞机某些设备的1:1挂图,挂在实验室,每天看着这些图纸苦苦思索。为了更多地利用时间,于是,他又动手制作了几张挂图,分别挂在家中墙上和床头,一有空就对着比画、反复琢磨。

    刻苦攻关挑重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启动了某型靶机的研制。他作为该项目研制主要成员,参与了该型靶机的总体设计、技术攻关和定型试飞工作。当时我国的数字控制技术才刚刚使用,各种条件都很不理想,国内有些专家认为,如果解决不了数字控制的问题,中国10年内绝不能把该靶机送上天。这一重大技术难题摆在了课题组全体人员面前,张苇同志迎难而上、勇挑重担以坚强的决心、顽强的毅力和极大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研制工作中去,承担和负责了该型号靶机大量的理论设计和分析工作。在试验任务和研制任务繁重的情况下,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着。由于该项目研制时间紧、研制经费少,没有更多的资金改善研制条件,在项目开始相当长一个时期仅有一台IBM8086计算机,因计算分析工作量十分巨大,后来不得不增加投入经费,计算机增加到三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分析的紧张程度但仍然很不够,大家不得不轮流使用,张苇同志夜里干脆就在机房里等候自己的机时,经常是等到12点才能上机。本来已经熬红了双眼,他只是简单的喝了几杯浓茶,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为搞懂弄通该型飞机的基本原理和机载设备战技指标,他每天学习都在14小时以上,整理了10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数十本设计、计算数据资料。

    有一次加班到深夜3点,张苇由于连续奋战多日,感到有些头晕目眩。急匆匆整理完数据和资料后,就骑着车子回家。当时是深冬,天气非常寒冷,又没有路灯,外面一片黑。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他满脑子还是数据,一直在默默的计算,以至于忘记了院子门口有一条水沟,直接摔倒在了水沟里面,屋里熟睡的妻子被惊醒,赶紧拿起手电,披上大衣出门,把掉到水沟里面的张苇扶进屋里,夜里三点医院也没有人,只好拿纱布简单的包扎了一下,看着满身伤痕的丈夫,妻子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2004年初,部队组织部分科技干部赴某地参加改装任务,张苇作为技术骨干组织改装和培训工作。开展工作不久,他就被上级机关指派参加某项科研工作,此时正值春节,他已经三年没有在家过年,但因任务需要,只是给家里打电话简单地问候了一下。与此同时,在供靶任务中,靶机出现了技术故障,单位领导慎重考虑,安排他回去进行排故,但此时无人机作战使用及其相关工作研究也到了最关键的环节,他与机关的同志连续加班三天三夜后,终于完成了论证工作。处理完毕后,他顾不上休息,搭乘飞机匆匆赶回基地处理故障,故障排除后,又急忙赶到某地参加改装任务。半个月来,他往返三地多次,行程1.6万公里。

    敢为人先创佳绩

    面对军事斗争准备的严峻形势和紧迫任务,张苇同志紧盯科技前沿,敢为人先,勇于突破,充分运用国内先进技术,自主创新,某新型无人机通过国家的立项后,张苇同志作为该项目研制的副总设计师,又展开了新一轮的攻关和挑战。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供借鉴和缺乏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他每天都是一头扎进办公室,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上下班,忘记了理发和洗澡,原本就单薄的身体变得越发憔悴,他爱人每次看到他凹陷的面颊和布满血丝的双眼,都背着他偷偷地掉泪;他的办公室中随时放着方便面、手电筒、迷彩服和大衣,这就是他每天工作到凌晨的生活“装备”;为了能够全身心投入研制工作,他忍痛将品学兼优的孩子送回老家,交由年迈的双亲照看,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沟通仅仅依靠每天一次从老家来得电话联系,一次孩子过生日,他问孩子想要什么礼物,孩子边哭边说什么都不要,就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张苇听了无言以对,两眼充满了泪水……良久,慢慢地扣上话机,心中默念:一定要拿下这个难题,否则,上对不起组织的关怀和厚望,下对不起亲人的关心和期待。

    由于工作原因,张苇经常接触地方企业、研究所。他的深厚学识和出色业绩也渐渐被某些大企业和研究所赏识。1999年7月,张苇同志到北京出差与某军工企业洽谈合同事宜,期间,企业老总被张苇同志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熟练的专业技能所打动,当即提出以年薪五十万加房子、车子、解决全家户口等优越条件聘请张苇去军工厂工作。张苇听到后不加思索的婉言谢绝、淡淡一笑,并对这位老总说“部队培养了我,我的事业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之中,戈壁深处才是我广阔的天空”。(杨春源 汪立学)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吴菁      
箭啸苍穹 更多>>
·为一线部队写“书”
·放缆,在戈壁深处
·永不中断的电波
·热气球带来“创新热”
·电话千里解难题
·靶机穿上了迷彩服
·戈壁滩架设“顺风耳”
·空气“房子”
·长途奔袭毫发无损
·在对抗中“强筋壮骨”
·细节决定成败
·搏击狂风救靶机
红色记忆 更多>>
组装、测试导弹
“霹雳二号”空空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