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交媒体的碎片化现状为广告主触达受众增设了新屏障,也催生了广告主对跨介营销效果评估的需求。为此,精硕科技面向市场推出“social GRP”评估指标。
对广告主来说,毛评点(GRP)已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每个熟悉电视媒体的广告主都知道GRP是评估电视广告投放效果的标准指标。随后出现的互联网毛评点(iGRP)是应用于数字媒体的评估指标,被秒针系统和华通明略等监测机构广泛用作互联网广告效果评估的衡量标尺。
作为中国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数字营销全流程效果监测、分析评估、媒介优化咨询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精硕科技通过计算GRP及其衍生的评估方法(曝光和频次),开发出在社会化媒体上的全新应用。
凭借双Cookie识别技术和对新浪网、腾讯网、人人网等社会化媒体开放API的权限,精硕科技收集到88个城市5亿多个稳定Cookie,网吧等地的不稳定Cookie都被排除在外。
“我们跟踪监测了300个客户,每个互联网用户(代表一个Cookie)都会被其中一个客户至少触及一次,”精硕科技战略副总裁陈传洽(Calvin Chan)说。
过去,广告主可以监测谁看了他的旗帜广告、广告的点击量是多少、注册量是多少、继而完成对整个广告链的效果评估。精硕科技表示,如今,借助植入网站的印象码、点击码和网站互动码,可以对投放社交媒体和视频网站的广告活动进行全流程效果监测。
陈传洽解释道:“我可以监测某个特定用户查看优酷广告的全过程——点击广告、进入网站页面、注册信息、上微博发评论——这是消费者互联网活动的完整流程。其他社交媒体聆听工具的提供商不会知道这位用户到底是谁。”
全方位监测目前已发展得比较完善,但如何通过一组具有可比性和聚合性的关键绩效指标为广告主带来投资回报价值,还是一个新课题。
精硕科技首席执行官闫曌(Vincent Yan)在8月举办的一系列高端峰会上首次推出了“social GRP”的理念,认为其是一种“定向式创新”。
“我们的目标是,使“social GRP”凭借监测实际广告印象的基本技术,成为广告效果监测行业的理念标杆,”他说。“这一评估标尺将与善用电视媒体的客户产生共鸣。[iGRPs]适用于老派的营销商,为的是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在线视频营销。“social GRP”的引入旨在帮助营销商更好地了解新派的微博营销。iGRPs和social GRP是同一范畴的两个不同指标,就像一个以英寸为计量单位,一个则以厘米为计量单位。”
“我想我们是中国唯一一家提供此类广告效果监测服务的公司,”闫曌补充说。他以杜蕾斯今年6月发布的一条引起热议的微博为例,说明了‘social GRP’数值的意义。“北京微博用户的唯一浏览量为19,846,118,将这一数字从新浪微博总用户人数中剥离后,我们得出曝光人数,使用这条微博的平均频次乘以该人数就得出在该频次段所产生的曝光数,最后得出‘social GRP’值为62.98。”他说。
“从数字营销评估指标来看,正常数值通常都低于50 iGRPs;相对‘social GRP’指标而言,数值为62的这一结果非常不错。”
闫曌承认,该“social GRP”指标尚有不足之处,国内的一些在线发行商,例如,搜狐和网易等门户网站一直不愿接受监测,不愿使自己的广告平台透明化。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孙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