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梦起长安·探知地球——与杰青校友面对面”访谈活动在长安大学举行

2019-01-06 19:5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西安1月6日消息(记者雷恺)作为长安大学“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梦起长安·探知地球——与杰青校友面对面”访谈1月5日晚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举行,特别邀请徐柏青、金章东、曹军骥、韩永明、祁生文、张拴宏、汤艳杰、范一中等8位地球科学领域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长安大学优秀校友,与母校师生一同分享探知地球、献身科学、矢志奋斗、筑梦追梦的青春故事。

  从事青藏高原冰川水资源以及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1992届校友徐柏青向同学们讲述了青藏高原科考的重要意义和感人故事。他表示,21世纪的地球科学是一个系统科学,涉及方方面面的学科;地球科学的研究是关乎人类发展的大事,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应该感到自豪。

  1993届校友金章东在汶川地震后的十余年里,带领团队在岷江流域不间断地监测水环境、滑坡体的变化:“我们想关注一下这样大型的灾害事件的后续环境效应,了解这样的灾难事件对当地水环境、土质的影响,特别是大自然是如何修复这类事件产生的破坏、回到原来的状态的。”目前这项监测仍在进行中。

  1996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祁生文是国内外较早开展岩体工程地质动力学的学者之一。他告诉同学们,工程地质研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的工程规模和质量都走在世界前列,为工程地质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舞台。希望同学们珍惜大学的宝贵时光,为实现梦想尽力拼搏。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的“师傅”、长安大学2000届校友范一中讲述了自己从地质到天文再到暗物质的研究经历。他说,选择了研究暗物质这条路,就会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目前,“悟空”已经达到了其设计寿命,范一中期待“悟空”能够带给我们更多暗物质信息。

  1994届校友曹军骥于上世纪90年代末率先开展了PM2.5的研究。作为该项研究的领军人物,这位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的校友,分享了自己从地质学转向大气污染研究的经验和心得。他希望同学们培养前瞻意识,不断拓宽视野,打好基础,勤奋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

  三次进入南极科考的1997届校友张拴宏讲述了南极科考的有趣故事,告诫同学们从事野外科学考察一定要具备安全意识,时刻甭紧安全的弦,做好充分准备,严格遵守纪律,争取把野外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1992届校友韩永明分享了自己在美国顶尖地质研究中心的工作经历。谈到气候变化,他认为,长期来看气候变化是一个比较乐观的话题,但人类的活动确实影响到气候,需要我们做出自己的努力。他希望同学们踏踏实实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1997届校友汤艳杰结合自己在日本交流访问的经历,对比了中日两国地球科学研究环境的差异。他表示,我国目前的地球化学研究,在设备设施上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在软环境上仍有进步的空间。希望同学们放开心胸,保持健康的心态。

  现场提问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学科交叉、野外考察安全性、大数据与环境研究等问题,八位校友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长安大学党委书记杜向民表示,校友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也是衡量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成就的重要标志。建校67年来,长安大学秉持“立足西部,引领行业,服务国家,面向世界”的发展理念,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26万余人,校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国家的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和城乡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中国迈进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时代,瞄准未来30年,学校将坚定“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长安大学建成一所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他希望同学们从校友的奋斗经历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增强学科自信、专业自信和选择自信;希望全体师生、校友携手共进,砥砺前行,同心共筑学子梦、校友梦、中华梦。

编辑: 张美

“梦起长安·探知地球——与杰青校友面对面”访谈活动在长安大学举行

作为长安大学“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梦起长安·探知地球——与杰青校友面对面”访谈1月5日晚在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举行,特别邀请徐柏青、金章东、曹军骥、韩永明、祁生文、张拴宏、汤艳杰、范一中等8位地球科学领域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的长安大学优秀校友,与母校师生一同分享探知地球、献身科学、矢志奋斗、筑梦追梦的青春故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