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9月18日消息(记者韩雨晨)“你公司某客运包车未持有效的包车客运标志牌进行经营的行为,违反了《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请配合执法调查。”近日,天津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在对天津市长期异地通行客运车辆常态化核查过程中发现,该车辆动态监控显示在河北省承德市,但该车未开具客运包车标志牌进行运营,执法人员依据《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七)项规定,对该公司给予行政处罚。
长期异地经营使得车辆和驾驶员缺乏有效监管,运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2023年以来,天津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长期异地通行客运车辆常态化核查工作,坚持动态监控逐车核查,常态化开展车辆信息“一案双查”,既查车辆违规线索又查企业责任落实,实地入企检查反馈结果,形成执法工作闭环。完善多部门协查联动机制,深化与公安交管、外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执法联动,利用大数据信息及时分析研判,高效精准布控查稽异地违规车辆。同时,天津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深入企业开展事前普法帮扶,讲清客运车辆异地违规经营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危害后果,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把好车辆关和人员关,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截至目前,天津市交通运输执法总队累计查处长期违规异地经营行为36起,对3家客运企业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进行立案处罚,向12个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发送协查函13件,协查客运车辆20部次。
编辑:周思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