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谈岩博村“幸福的烦恼”

2018-03-13 14:1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高凡)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很多新面孔。以政协会议为例,仅农业界别的67位委员中就有近60位是新人。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今年是余留芬第一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但她却见到了不少老朋友,也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这位在岩博村工作了18年的女支书,有哪些特别的故事?昨天(12日),余留芬接受了央广的专访。

  采访当天,余留芬委员显得有些疲惫。我们的对话在午饭时间进行,当时她刚刚结束一场集体采访活动,赶回驻地,一边和我打招呼一边安排着之后的行程。作为岩博村的代言人,余留芬确实很忙,总结起来就是“发言多,采访多,拒绝少”。而余留芬的忙,恐怕还要从十九大期间的一段对话说起。

  习近平:你的叫什么酒?

  余留芬:岩博酒。

  习近平:白酒?多少度?

  余留芬:有53度的,有42度的。

  习近平:价格怎么样?

  余留芬:我们只卖99元。

  习近平:99元也不便宜了,不在于贵,太贵的酒反而不一定卖得好。

  余留芬说,没想到总书记会关心的那么细致。此后,岩博村“人民小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销量翻了几十翻,“小酒”真正成了带领村民走上小康的“大路”。

  余留芬:之前三年时间销售额不到四千万,目前的势头非常好,我们2018年的计划是销售额达五到八个亿。酒业就是我们村的脱贫产业,有3400多人入股,400多人在厂里就业,每家每户都参与。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硬指标,也是村民们看得见的保障。村里的酒厂每家每户都入股,截至目前已经吸引回了一百多位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还带动了周边村镇、县城的人到岩博就业。可对余留芬来说,名头响了,订单上去了,“幸福的烦恼”也跟着来了。

  余留芬:以前焦虑的是走不出去,没人知道这个品牌。现在是有人知道了,酒确实好卖了,但是又出现了一系列仿冒的、假的酒,这就是“幸福的烦恼”。

  余留芬说,市场很大,自己不是怕钱被别人赚了,而是担心“人民小酒”这块招牌被人毁了。

  余留芬:他们是急功近利的,只追求短期利润,无限制地放大对酒的宣传报道,我们自己都不敢这么夸张的宣传,但是他们对酒的品质又无法保证,导致很多老百姓不知道到底哪家是真的,而我们的初心是打造一个百年品牌和产品。

  对于岩博村来说,怎么保护、运营好这块来之不易的招牌,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乡村振兴战略中提出“乡风文明”是保障,要让大家“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这些,恰恰也是余留芬委员今年带来的提案。

  余留芬:一部分农民出现返贫现象,并不是因为疾病或创业亏损,而是缺少基本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我建议要加强对农民的素质教育,让每个村的老百姓能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听上一到两节课,找一些专业人士告诉他们怎么做新型农民。

  余留芬不仅是全国政协委员,还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十九大代表。她常说,“农村富不富,主要看党支部”。实现乡风文明,不仅要靠普通村民的素质提升,更要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余留芬:我们懂农村的情况,懂农村的基础,但是我们不懂科研专业方面的东西。不过,我们可以请专家过来讲课,可以不断学习。比如我们的酒要搞研发,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然后再组织大家跟着学习。

  一支好的三农工作队伍,不光要能立规矩,更要会为村民想办法。岩博村地处贵州六盘水地区,拥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要想将来把产业和生态结合,把自然禀赋兑现,就得先留住树。可是,不砍树了,村民们用啥呢?

  余留芬:我们专门制定了村规民约,砍一棵树要罚多少钱。但是不砍树,大家拿什么来做猪食给猪吃?我们就去煤矿协调煤,大量做沼气池,变废为宝,砍十棵树都不如接一个沼气池,又省钱又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今年是余留芬在岩博村工作的第十八个年头,从发展产业到保护生态,从摆脱贫困到直奔小康,岩博村的日子也和村里的“人民小酒”一样,越过越醇香。在采访最后,余留芬坦诚地告诉记者,作为政协委员她还是个新人。“察实情、出实招、追实效”,这位“老支书”才刚上路。

  余留芬:社会上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政协委员去调研、去总结。好的和不好的现象都要反映,也让我感受到了政协委员这个平台的广泛性。我回去以后,要进一步学习,做好农村的调研工作。

[责任编辑:王肖军 孔明]

编辑: 王肖军

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谈岩博村“幸福的烦恼”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很多新面孔。以政协会议为例,仅农业界别的67位委员中就有近60位是新人。全国政协委员、贵州岩博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今年是余留芬第一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但她却见到了不少老朋友,也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这位在岩博村工作了18年的女支书,有哪些特别的故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