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广公告
关于举办第三届大中专院校优秀主持人大赛的通知
中广网 05-08 21:00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团委:

  为发现、培养和选拔大中专院校优秀播音、主持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举办了两届“‘中华之声’全国大中专院校优秀主持人大赛”,得到了各大、中专院校团委的大力支持,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为社会和各大院校广播、电视台(站)培养了一批思想过硬、业务精通的播音员、主持人,进一步密切了我台与各大院校的联系与合作。

 

  应各大院校团委和广大校园播音主持爱好者的强烈要求,中央电台决定举办第三届“中华之声”全国大中专院校优秀主持人大赛。赛前照例对选手进行集中辅导和强化训练,以提升选手参赛水平。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主持人将亲自传授播音主持技巧,与同学面对面交流心得体会。大赛设个人奖和组织奖,决赛成绩进入前十名的同学将获邀到中央电台中华之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提高。请各院校团委积极组织同学自愿参加本次活动。(详细内容见附件)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

 

二OO六年五月八日 

 

附件一

 

  第三届“中华之声”全国大中专院校优秀主持人大赛

 

  一、 主办单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二、 承办部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

 

  三、 关于比赛:

 

  1、比赛内容和程序:

 

  比赛程序:初赛——复赛——决赛

 

  初赛:参赛学员自备作品(题材、体裁不限),时间3分钟以内;

 

  复赛:诗文朗诵、模拟主持(现场抽题);

 

  决赛:自我介绍(1分钟以内)、才艺展示(时间3—4分钟)、模拟主持(现场抽题);

 

  2、评委组成: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播音员等组成评委会,负责大赛的评审工作。

 

  3、奖项设置:

 

  (1)个人奖:

 

  比赛设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50名以及最佳形象风度奖、最佳才艺奖、最佳声线奖、最佳普通话奖、最佳原创奖、最受欢迎奖各一名。

 

  (2)组织奖:若干名。

 

  四、 关于赛前培训:

 

  1、课程设置:

 

  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朗诵艺术、创作与表达、主持技巧、即兴表达、各种文体播音技巧、综艺活动主持、商业活动主持、影视广告配音、婚礼司仪等

 

  2、师资配备:

 

  方  明   著名播音员、播音指导

 

  常  亮   中央电台播音指导、《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主播

 

  李  辉   中央电台主任播音员、《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主播

 

  庞  莹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总主持人

 

  张文星   中央电台主任播音员、《小喇叭》、《体育天地》主持人

 

  张  东   中央电台音乐之声(music radio)主持人

 

  黎  春   中央电台音乐之声(music radio)主持人

 

  李  易   中央电台著名播音员、影视广告配音专家

 

  杜月媚   中央电台著名主持人

 

  中央电视台以及台湾地区著名播音员、主持人

 

  3、培训结业待遇:

 

  1、获颁培训证书。学员学完规定课程考查合格,颁发培训证书。

 

  2、收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人力资源储备库。

 

  3、决赛成绩进入前十名的同学将获邀到中央电台中华之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提高。

 

  五、时间安排: 

 

  5月18日——6月18日:报名;

 

  7月18日:全天报到,报到地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西门;

 

  7月19日——7月23日:赛前面授培训提高;

 

  7月24日——7月25日:比赛;

 

  7月25日晚:参观中央台、举行颁奖联欢晚会;

 

  8月1日——8月31日:赛后网络辅导;

 

  六、报名资格:

 

  大中专院校学生,口齿清楚,热爱播音主持事业、思想进步。

 

  七、学杂费:

 

  共950元;需办理食宿者须另交350元。

 

  八、报名程序:

 

  1、 填妥《报名登记表》;(《报名登记表》请向校团委索取或登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官方网站www.cnr.cn中广公告栏下载)

 

  点击此处下载《报名登记表》>>>

 

  2、 通过邮局将学杂费汇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收款人陈金海;

 

  3、将《报名登记表》与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一寸免冠彩色照片两张及汇款收据复印件一并寄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2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李老师,邮编:100866。

 

  九、活动组委会联络方式:

 

  联系电话:010-68045883、68045882(FAX)

 

  电子邮箱: lijw@cnr.cn

 

  联 系 人:刘老师、李老师、田老师

    

来源:SRC-74    责编:邱翔      
相关新闻
看世界
俄美宇航员与太空游客飞赴国际空间站[组图]
有泼妇倾向的十大女星
何洁蜕变 化身金色天使秀长腿
京郊秋景美如画[组图]
惊!男童观看内衣展[组图]
猪妈妈公路喂奶堵塞交通
听新闻
[报摘]多措施并举 撑起北京奥运平安伞 
[报摘]江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纪实 
[报摘]人文北京迎奥运 
[报摘]中国资本市场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报摘]特别报道:北京欢迎你 
[报摘]各国运动员整装待发 
更多>>
中广评论
·质疑:“沙湖”的“一元门票”
·看不见政绩的“厕所”
·房市萎靡不应只归罪于经济形式恶化
·“小人”的生存空间
·恢复五一黄金周乃民心所向
·捧“杀”与棒“杀”下的“小沈阳”
更多>>
热点专题
·甲型流感 广播联盟大会
·共和国从这走来 武隆救援
·宜兴陶瓷展 海西 湖北行
·重庆山体垮塌 向国旗敬礼
·上海车展 雪域高原格桑花
·博鳌论坛 马连道茶文化节
·缅怀 2009年清明节
·聚焦新医改 2009清明
更多>>
特别推荐
· 格桑日记之四十九:克松村 红色旅游的典范
· 格桑日记(五十二)蔬菜大棚培育藏家新生活
· 格桑日记(五十一):采撷格桑花(十五)
· 格桑日记之五十:采撷格桑花(十四)
· 格桑日记之四十八:采撷格桑花(十三)
· 黄河生态调查第四篇:黄河的健康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黄河生态调查第三篇:科学发展模式催使“困龙”变“飞龙”
· 黄河生态调查第二篇:黄河生态的可逆之喜与可怕之忧
· 黄河生态调查第一篇:治河新策为大难黄河带来福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