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咸阳:奔跑在创新发展的路上

2019-08-14 09:12: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西安8月13日消息(记者黄立新 雷恺 见习记者朱琛)咸阳市委书记、咸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岳亮昨日(13日)在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向社会各界展示了新中国建立70年来咸阳市在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城市现代化、民生改善、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咸阳市委书记、咸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岳亮 央广见习记者朱琛

  工业生产40年均增长速度15%

  咸阳市曾是我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要纺织工业基地,我国第一支彩色显像管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于咸阳。如今的咸阳形成了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食品、医药、纺织、建材等7大支柱产业。1978-2018年咸阳市工业生产以年均15%的增长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咸阳新兴纺织工业园 咸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2个千亿规模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2个500亿产业集群书写着新咸阳的工业辉煌。

  

雷丁汽车咸阳科技产业园 咸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咸阳这座拥有2600多年建都史的古城,近年来成为互联网高地。“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社会治理”尽显现代气息。目前咸阳已整合市财政、人社、公安、住建、税务、医疗等31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127项业务数据;全市各类公共服务热线统一整合为“12345”一号通;一张咸阳惠民卡即可完成看病、坐公交、缴纳水电费、购买天然气、领惠民金;轻点鼠标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务”,咸阳跻身全国10大智慧城市。

  

咸阳智慧城市运营系统 咸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从“文物大市”走向“文化强市”

  关中自古帝王都。咸阳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存得天独厚。秦砖汉瓦在咸阳独领风骚,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市内共有文物点5313处,由27座帝王陵寝和800余座陪葬墓形成的“中国金字塔群”绵延百里。

  

茂陵博物馆全景 咸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为了让这些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咸阳市以文物展览为切入点,成功举办中国文化遗产日咸阳主场活动,在黑龙江、广东、桂林、沈阳、深圳等省市举办文物展,盘活馆藏文物,加强对外交流。

  

咸阳古渡遗址 咸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以马栏革命旧址、爷台山战役旧址、安吴青训班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影响深远。

  

马栏革命旧址 图片来自网络

  袁家村、马嵬驿、龙泉公社等乡村游景点荣获“中国10大最美乡村”称号,每年吸引游客5000多万人次。

  

袁家村 咸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弦板腔、武功土织布、苏蕙织回文锦等159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海外,民间剪纸、馨绣、泥塑、皮影等民俗文化誉满全国。

  

咸阳皮影 央广见习记者朱琛

  这些历史遗址、文化遗产成为关中文化、风情的代表,2018年咸阳市旅游总收入385.96亿元,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咸阳市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

  咸阳品牌美名扬

  咸阳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和陕西最大的无公害精细蔬菜生产基地,被誉为“九州膏腴、关中粮仓”。

  

蔬菜生产基地 咸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咸阳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孕育出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泾阳茯砖茶、马栏红苹果、淳化荞麦、三原石榴、兴平辣椒、彬州梨、秦都红薯等拳头产品享誉全国。

  

手工压制茯砖茶 央广见习记者朱琛

  咸阳市委书记、咸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岳亮表示,“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支持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大西安建设的相关规划,为咸阳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和红利。我们积极拥抱大西安,融入大西安,共建大西安。今天的咸阳,正在携手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

  

魅力咸阳 咸阳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70年砥砺前行,70载奋斗辉煌。作为中国历史底蕴最为深厚的古都之一,咸阳正在迸发创新发展、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活力。随着西安成为中国第9个国家中心城市,咸阳的区位、资源、文化等优势进一步显现。在与西安互联互通、错位发展、联合振兴的路上,咸阳立足自身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至关重要。

编辑: 刘昱

咸阳:奔跑在创新发展的路上

作为中国历史底蕴最为深厚的古都之一,咸阳正在迸发创新发展、敢为人先的魄力和活力。在与西安互联互通、错位发展、联合振兴的路上,咸阳立足自身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至关重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