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农业之最]能甜能苦还有才华的农副产品

2019-06-20 08:09:00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农业生产,在多个领域创造了世界之最,不但养活了本国的近14亿人口,切实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为稳定世界经济,丰富世界各国人民的餐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贸易发展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特别策划《中国农业之最》,带您深入了解在中国农业一项项之最的背后,如何与世界互动,与全球共赢。今天推出第四篇:《能甜能苦还有才华的农副产品》。

  央广网北京6月20日消息(记者刘飞 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农业生产力发展,如今吃饱已经几乎不是难题。而在餐桌上,除了唱主角的主食、菜肉之外,还有一些农产品可能是点缀,甚至不被直观地看到,但却越来越吸引人们的食欲,也在经济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就像油菜籽,中国湖北被吃下的一滴菜籽油,可能就让一个加拿大人早起两分钟。

  金灿灿耀眼一片,透出些许鲜绿底色,近几年各地油菜花田受到游客青睐,成了热门打卡景观。而在花期过后,它的精彩仍在继续。

  5月,湖北黄石市阳新县的油菜花早已开过,农机大面积抢晴收割,油菜籽基本颗粒归仓。种植户蔡春花说,机械化技术省了不少成本,“可以节约400多元钱。亩产至少450斤左右。所以划得来,我尝到甜头了,今年准备种1200亩。”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张学昆介绍,给中国老百姓提供的国产油中55%左右是菜籽油。“我国生产自己用的菜籽油大概是每年450万吨,折合每个人大约是6斤,这个量还是很可观的,消费是最多的一种。”

  品质好的油菜籽出油率更高,菜籽油加工企业也愿出价订购。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农户卖到某食品公司的油菜籽每斤能到2.6元。

  我国菜籽油消费不仅富裕了我们的油菜种植户,还拉动了加拿大油菜籽产业。张学昆说:“我们已经维持了大概十几年达到1亿亩的规模。我们目前是第二位,第一位是加拿大。加拿大以前比我们少,这两年发展很快,主要是我们这两年在大量进口,刺激了它的增长,它国内就开始大量种植。”

  追逐油菜花田的不只有游客,尝到甜头的不只国内外种植户,还有“追花夺蜜”而来的蜜蜂,油菜花是我国主要蜜源种类之一。

  能观赏、能榨油,还能酿蜜,说它最“有才华”油菜花可不是浪得虚名,更不要说它还能给欧洲人的餐桌带去“甜蜜”。

  油菜花也只是我国蜂蜜生产的冰山一角,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吴杰表示,我国地域辽阔,从而能够产出极具特色的蜂蜜。“比如,我国的黑龙江和吉林生产的椴树蜜,陕西和山西生产的洋槐蜜,甘肃和宁夏生产的枸杞蜜、党参蜜。近十年的数据表明,我国的蜂蜜产量都是比较高的,蜂蜜产量和蜂王浆产量占世界第一位,其中,蜂蜜年产量占世界蜂蜜年产量的30%左右。”

  这当中,有约四分之一都出口到了其他国家。吴杰介绍,在50多万吨的年产量中,出口量每年大概在12万吨,主要是向欧盟、日本出口。

  在我国,南京老山药业股份公司质量总监苏庆注意到,蜂蜜正逐渐进入健康产品的销售市场。她说:“蜂产品已经不局限在蜂蜜,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等周边产品也逐渐被消费者认可。”

  我国的蜂产品主产区集中在浙江、四川、云南、江苏、陕西、黑龙江等地。其中,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的蜜源植物和重要辅助蜜源植物达148种,其中能够生产商品蜜的约75种。

  而“云南味道”层次丰富,不仅有甜,还有苦味醇香。很多人倒是都想来这“吃苦”,这就是全球厂商,因为云南有这份“坚苦”,“坚”是坚果的坚,“苦”是形容咖啡的苦。

  云南的坚果产业指云南核桃和澳洲坚果两个树种。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杨劼表示,目前,云南是全球最大的核桃、澳洲坚果种植和生产地区。杨劼说:“经过近20年的推广,已经惠及我省2622.3万山区群众。它已经成为山区群众受益最广、最可持续、最具云南特色的生态产业。截至2018年,云南核桃产量达119万吨,产值281亿元。澳洲坚果产量4.8万吨,产值10.5亿元。这样的体量,我们有足够的资源能够提供给大家安全绿色、优质的坚果的产品。”

  云南咖啡属于阿拉比卡系列,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会长、亚洲咖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路称,云南咖啡种植面积180万亩,产量15万吨,出口量8万吨,中国95%以上的咖啡产自云南,是我国最大的咖啡产区。这背后,是快速增长的消费人群。胡路说:“全球咖啡巨头纷纷涌入云南,参与云南咖啡事业,瞄准中国巨大的咖啡消费潜在市场。近年来,中国咖啡消费年增长速度高达15%以上,是世界咖啡消费年增长速度的10倍。”

  可甜、可苦、有才华、求健康……满足不同需求的农副产品丰富着人类如今的消费选择,带动全球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满足味蕾,也让钱袋子有满满的“饱足感”。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