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静观]微信群里的疏忽

2018-08-25 16:48:00来源:央广网

  《西湖景区 风度何在》,以此为题,《浙江日报》在十多天前对杭州西湖九溪景区旅游厕所存在的“脏乱差”现象进行了报道,景区随即开展厕所专项整治。但随后,采写报道的记者发现自己被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记者群的管理员移出了微信群,媒体联系人也不再回复记者任何微信。

  昨天(24日)下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回应,将记者踢出微信群是因为“工作疏忽”,“一直以来并未对记者微信群进行具体的细分管理,在未经记者认定的情况下,疏忽地将该名记者移出了群”。目前,管委会已对涉及此事的具体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令其书面深刻检查反省。

  一句“风度何在”问得未卜先知。台面上对舆论监督报道以实际行动回应,台面以下却是睚眦必报的“好走不送”,这简直是薛定谔的风度。问题来了,整治了,道歉了,还想怎样?当然是拿出道歉的风度。

  “疏忽地将该名记者移出了群”,是个什么样的操作?大家都是用过微信的人,要移除一名群成员,需要在成员列表页面点“-”号,选中成员名字,点击“完成”,再二次确认,四个步骤缺一不可。到底是什么样的持续性疏忽,能让人连错四步,错完之后不但毫无知觉,还能恰好完美无视记者的询问?

  曾记否,小学开学时挠头对老师说“忘带假期作业”、期中考卷总“忘了”给父母签名的小顽童?世间当然有被落在家里的作业本和对孩子成绩无牵无挂的父母,但这本作业、这个签名,大概只能换来老师的一声冷笑。

  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这“真诚”不止于听闻监督后的立行立改,这“套路”则囊括了道歉的口是心非。脱口“对不起”有何难?“对不起”的后半句能为大多数人的逻辑所接受,才是立得住的道歉。“你搞我一次,我与你断交”,这是傲慢吗?“你有能耐,看看你离了我们的信源,还有多大能耐”,这是狭隘吗?“我们承认你指出的问题,但我们深受冒犯”,对事不对人,那么难吗?而相比“工作疏忽”,傲慢、狭隘这些字眼,的确太刺目。

  说到底,在“爱岗敬业”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我们欠缺的,或许是“让工作归工作”的共识。“工作”里,有整改之力,有互相配合的同理心,有“一码归一码”的气度,唯独不该有将问题私人化的神经和“冤冤相报”的潜规则。

  道歉之道,何尝不是立身之道。(记者沈静文)

编辑: 昌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