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静观]规则的力量

2017-06-10 15: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6月10日消息(记者沈静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来北京13年,坐地铁也整整13年了。我家小朋友很享受看自家的包穿过X光检查机的传送带“失而复得”的过程,我也每次老老实实接受安检。但我发现,不少人背着包视安检机器为无物,被拦了就直接打开包展示一下,安检员伸脖子俯视半秒,挥手放行。即使是我自己和自己比,每次安检的尺度也有不同。同样是包里有水,儿童水壶往往没人管,矿泉水瓶一半时候会被要求喝一口,另一半不知道是安检员压根没看见,还是没把这当回事。总之,今天安检是半秒通过还是连排队带检查十分钟,尽在安检员一念之间。

  什么是“规则”的正确打开方式呢?刚刚结束的2017年全国高考中,吉林松原市实验高中考点理科85号考场只坐了一名考生。吉林省教育厅工作人员介绍,考生的考号都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再按就近原则电脑随机安排考场。“每个考场人数30人是固定的,一个考场必须排满30人之后才能排下一个考场。当时排满后只剩下一名考生。”昨天,这位考生本人回应称,刚看到考场安排时觉得自己挺倒霉的,但是后来想“考场几个人都是一样考试,也没什么”。

  考生自己觉得没啥,有网友不这么想。有人说,“还是需要智慧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两个考场的人平均一下不更好?”还有人直抒胸臆“脑袋被驴踢了,这个情况早就会发现、早就可以申请特殊安排,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网友们对一个远方女孩前途的关切十分感人,但是谁的脑袋被踢了还不用着急下结论。

  规则与特例相伴相生;规则不能执行,就在于有人最喜欢“用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踩着规则的智慧让人不安。同是规则,“禁止贩卖人口”后面需要加“除非”吗?“禁止吸毒”还需要跟个“特殊情况”吗?对于考生和家长,高考公正性遭到动摇带来的恐慌和愤怒并不亚于遇见人贩子和毒贩子。

  电脑会做错但不会作弊。作为一场最大规模的选拔性考试,高考不容突破的规范流程是其公信力所在。要避免一个人的考场只需简单的人为手段,但一旦允许人为干预,有了第一次调剂,第二次、第三次的空子出现就只是时间的问题。这种“人文关怀”说来动人,执行起来也并不难,践踏的却是几代人对一项制度的信心。有特例之前,规则岿然不动;一旦有特例,规则只怕沦为一些人挡住另一些人的路障。

  规则的力量在于“规则是死的”,白纸黑字、一言九鼎。如果遇情况则变通、遇特例就让路,浑身都是待人利用的把柄,放下了廉价的善意公平要放置何处?当你为赶时间急匆匆向安检员亮了一下包就走进地铁站,你难道从没有想过,紧跟着你和你用同样方式进站的人包里也一定什么问题都没有吗?

编辑: 高杨
关键词: 静观;规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