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头条 | 要闻 | 央广·策 | 今日锐点 | 图站 | 调查 | 滚动

 首页 > 新闻中心 > 捐献现状

拯救生命的承诺6年后兑现 一军官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11-06-02 14:51   来源:宁波晚报    打印本页 关闭

    

  “一想到能挽救他人的生命,我觉得这6年的等待值了!”昨天(5月31日)上午,浙江省中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的病床上,驻宁波象山海军某部管理科科长吴忠华的脸上,除了疲惫,更有欣慰和自豪。

  昨天上午9点,他在浙江省中医院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现场采集,来自陕西一家部队医院的医生在现场等待。昨天下午4点半,164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带上飞机送往陕西西安。昨晚8点左右,“生命的种子”植入受助对象的体内。

  6年前接受采样立下承诺

  生于1973年的吴忠华,江苏泰兴市人,在部队已服役20年。

  6年前,象山县红十字会组织了一次面向部队官兵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吴忠华所在部队的200余名官兵都进行了登记采样。回忆这个过程,吴忠华感觉“再简单不过了”。

  然而,非血缘造血干细胞HLA配对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只有几十万分之一。配对程序也非常复杂,要经过初配、高配、体检等多道程序,要等到双方条件均合适的时候才能进入捐献环节。6年间,吴忠华感觉“等得花儿也谢了”。他一度以为,自己是帮不到别人了,但心中仍存期盼。

  6年后配对成功兑现承诺

  2011年春节前,吴忠华突然接到浙江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工作人员告诉他,他与一名患白血病的甘肃籍男子造血干细胞分辨配对成功!

  接下来,是再次采集、配对和检测。最终,吴忠华被确认符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条件,受捐助对象有救了。直到这时,吴忠华才把自己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透露给家人。

  妻子很了解丈夫的性格,虽然心疼,但还是支持丈夫。吴忠华父母都在农村,文化程度不高,担心他们不理解,吴忠华一直拖着没说,最终才轻描淡写地把事情向他们给“点”了一下,企图“蒙混过关”。母亲没有多说,父亲则一个劲地让儿子不要操劳,多休息,早晚记得添加衣物。

  得知配对成功后,吴忠华就非常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怕有个头疼脑热,影响了捐献。

  “从春节算起,又过去了几个月,患者等不起啊,化疗越久越伤害身体。我早点捐,他就能早点恢复。”病床上的吴忠华说。

  捐献前一天,吴忠华的哥哥和父亲一起从江苏老家赶来,两个不擅言辞的男人用自己的行动为亲人打气。

  神奇科室有3人配对成功

  吴忠华所在的管理科,很神奇,6年间,相继有3人配对成功。2006年10月19日至20日,吴忠华的同事王成分两次向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共计155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成为宁波第1位、浙江省现役军人第1位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1年3月初,管理科另一名战士高慧也被证实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

  一个科室出了3位配对成功的捐献者,官兵们很自豪,还打趣说,这比中500万彩票都难。

  “我不想知道他是谁。”

  对于自己救助的患者,吴忠华只知道对方是男性,甘肃籍,25岁,目前在西安治疗。他说,自己并不想知道对方太多信息,“我不想知道他是谁,他这么年轻,以后的路还长,不想让他背包袱,只希望他好好活下去,最好也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人,去回馈社会。”

  据悉,吴忠华是宁波市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以来的第10例捐献者,也是今年的第2例。近年来,造血干细胞捐献已逐步成为宁波“爱心城市”的一大亮点与爱心代言词。目前,全市累计已有4400余名志愿者加入“生命银行”。

  相关链接 非血缘关系配对成功概率很低

  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增4万名白血病患者,并有4万至5万人因此失去生命,其中大多数是儿童及青少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白血病、重症贫血等血液病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手段。

  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已有参加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爱心人士100余万人,在非血缘关系中,配对成功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加上其他一些原因,真正配对捐献成功的就更少了,为此还是需要更多的捐献者来奉献爱心。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患者一旦从骨髓库找到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细胞后,医生就会为他们进行大剂量放疗和化疗,使患者丧失原有的造血能力。这时,如捐献者突然反悔,那么患者不仅会丧失生存的希望,而且会加速他们的死亡。

  对此,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提醒市民,做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前,要详细了解有关捐献知识,做到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捐献时才能义无反顾。

责编:曾灵华

站内搜索

更多>>

24小时新闻排行

论坛热帖进入民声论坛>>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