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老百姓爱说物价涨了,钱毛了,但听着电视里说通胀通胀,并不理解这通胀、CPI与物价是何关系,今天我们的导语不多说,先普及一个知识:CPI与通胀。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Consumer Price Index,缩写CPI,亦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经济学上,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读者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国的产品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比如食品、租房与交通的价格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它是衡量通货膨胀的主要指标之一。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是基于 前一段特定时期的增长:如果2000年的CPI是1.44, 1999年的是1, 那么说明2000年CPI在1999年CPI的基础上增长了40%=0.4=(1.4-1)/1,0.4就是他的通货膨胀率.

 

 

 

 拿现在不到5%的通胀率来看,我国不处于高通胀时期

---------------------------------------------------------

 

总的来看,30多年来,我国CPI超过20%(可以称为奔腾的通货膨胀)的有1年,10%~20%之间的有4年,5%~10%的6年,0~5%之间的有16年,物价出现下降的年份有4年。也就是说,我国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是处在温和通货膨胀(CPI小于5%)时期,而超过5%的时期也总共有11年的时间,占到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比重。     

     

 为何并不高的通胀率却引起了大家的恐慌

---------------------------------------------------------

 

一:食品是CPI的主要构成,同时食品是我国居民主要消费支出项目。目前,我国的恩格尔系数为40%左右,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大都在20%以下。因此,食品价格的波动会对居民的实际收入或实际购买力产生重大影响。

 

二:居住类价格指数(不包括房价)同样是导致物价上涨的另一个“推手”。从2004年起,居住类消费价格指数每年的上涨幅度都在4.5%以上。今年10月,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虽然房价并未计算在内,但事实上购房款在整个居民储蓄和实际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原因一:通货膨胀成因有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预期。

---------------------------------------------------------


先看需求,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拉动,每年投资规模和增速都非常惊人,比如今年前三季,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5870亿元,同比增长24.5%。高投资当然会带来高产出。而国内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十分有限,内需被抑制,多年来只能靠外需即出口来平衡、消化高产出,所以不存在国内需求过大引发通胀的可能。那成本推动又如何呢,部分原材料价格在上涨,包括进口价格上涨,会增加生产成本,但中国劳动力总体严重过剩,劳动力成本不会明显上升,而资金的实际利率也很低,所以企业总成本并不足以推动通胀的形成。

 

既然需求和成本都不能造成通胀,预期就成了唯一理由。年初提出的管理通胀预期是未雨绸缪之策,这也是这次加息的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目前出现的是价格上涨,而非通货膨胀。 

    

      

 原因二:不合时宜的CPI统计指标体系

---------------------------------------------------------

 

当前中国的CPI统计指标体系是以1993年为基点的,其后的改革与修改十分微小。以一个计划经济年代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快速发展了近二十年的市场经济的价格变化,早就不适应了。如果还将其作为央行、企业、及个人经济行为决策的依据,那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误导肯定是巨大的。近十年来,国内金融市场价格机制严重扭曲,金融资源过度滥用,房地产泡沫严重等等问题,基本上都是与这种不合时宜的CPI统计指标体系有关。

 

而这种存在严重缺陷的CPI统计指标体系也就成了一些人滥用金融资源、一些人利用金融工具掠夺另外一些财富的护身符。为此,管理层及市场不仅应极力推动CPI统计体系的重大改革,而且在这种指标体系没有完成重大改革之前尽早采取新的应对之道。

 

 

 

 

 “钱”没地方去是关键

---------------------------------------------------------

有人说,流动性过剩,票子发多了,也能形成通胀。这是对弗里德曼那句名言的误解,流动性造就通胀需要条件,即商品市场存在短缺现象。而中国经济的痼疾之一,却是产能严重过剩,即便是有钱有购买力,老实说,现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可以抢购的东西,因此储蓄依然是中国居民的首选。再说,央行可以让流动性充溢,但也可以收缩流动性,通过人为制造负债即央票就是很好的办法。 

 

 

 农产品成为钱的目标,占CPI大比重的农产品推高通胀预期

---------------------------------------------------------

 

不妨观察一下,那些疯涨的商品,多数是农产品,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如果大量资金短期集中炒作,会造成人为紧张的假象,而且一时难以缓解,特别是那些该年度收成不足的品种更是如此。比如最近棉花、糖的急涨,都有这个特点。此时,这些农产品就具有资产的属性了。在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又无处可去的情况下,棉花就不失为一种投资途径。 

 

      

 同时人民币资产已经成为热钱标的物

---------------------------------------------------------

 

一个简单的屡试不爽的套利路径是,如果美、日等主要央行继续实行负利率政策,相当于全球美元持有者在补贴投资者,套利交易进入中国;此时在货币市场化的名义下,各利益集团游说中国资本项目开放,辅之以美日继续大量发放货币,那么中国无论加息也好、抑制资产品价格也好,都是徒劳无功的,国外源源不断的资金会继续推高国内的房价与股价,形成巨大的泡沫,中国的实体经济再也无法支撑,到时候泡沫破灭,热钱获得十几倍的收益凯旋。

 

 

 

 

 关键问题不在物价而在收入分配与经济结构

---------------------------------------------------------


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通胀导致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的下降,特别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份额中比重逐渐减少和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放大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冲击和危害。换句话说,物价上涨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而是收入分配出了大问题。

 

现在应坚定不移地紧抓调结构这个主线,切入口即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减少对外需的依赖。从总体上说,这是抑制价格上涨和通胀的釜底抽薪之计。这种调整,还可以缓解外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怎么说,也是升值难以拒绝的硬理由。

 

 应提高居民的抗通胀能力

---------------------------------------------------------

 

不妨观察一下,那些疯涨的商品,多数是农产品,农产品生产具有周期性,如果大量资金短期集中炒作,会造成人为紧张的假象,而且一时难以缓解,特别是那些该年度收成不足的品种更是如此。比如最近棉花、糖的急涨,都有这个特点。此时,这些农产品就具有资产的属性了。在市场流动性总体宽裕,又无处可去的情况下,棉花就不失为一种投资途径。 

 

      

 封杀热钱还需重建货币市场秩序

---------------------------------------------------------

 

封杀热钱,并不等于反对市场化,吊诡的是,为健康市场掘墓的纸币体制,打着市场化的名义在全球套利。目前的货币体制已经从根本上威胁到世界经济的市场化基础,只有重新建立世界货币秩序,中国的货币市场化与国际化,才能在公平的基础上推进。

 

 

 

 用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打击炒作 把价格交给市场

---------------------------------------------------------

 

强制的价格干预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关键的问题还是要用市场的手段。比如说“柴油荒”,解决的关键是打破垄断,这同样包括煤、气的价格上涨。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一些利益集团在中国已形成一些领域的价格垄断。跟风和哄抬物价的,恶意囤积和变相涨价的,合谋涨价和串通涨价的,目前在很多领域是存在的,等等这些其实在表明,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建立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应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从物价控走向工资福利控

---------------------------------------------------------

 

对物价的管制只是在高工资、高福利、高保障没有到位时迫不得已的临时举措,切不可将其视为“正道”,不思更新、更公平合理的制度改进。把蛋糕做大,提高整体工资水平,建立全民保障机制,让民众有基本的抵御经济风险的“国家支持力”,这才是我们致力于建设的“花钱模式”。   

    结语:民富才是真正的国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