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兴则国家强。中国各地县域以实干笃定前行,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备受期许的新征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立体展现中国县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感受新时代壮美中国、活力县域的蓬勃气象,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大宏图·“县”在启航》系列主题报道,33个地方频道100多名记者走县域、看发展、探变化,沉浸式解读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密码”,与您共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图景。

央广网昆明5月31日消息 每月第三个周六,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图书馆馆长吴绍珍都会早早起床,为“兰茂大讲堂”的举办做准备。这样的习惯她已经坚持了9年。

9年来,启动投影仪、摆好话筒等或繁琐、或细微的准备工作以及图书馆日常管理,并没有让根生土长的吴绍珍感到疲倦。“从点点滴滴小事出发,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传承兰茂文化,有助于推动嵩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更好发展。”吴绍珍说。

嵩明历史悠久,是滇中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山川秀美,气候宜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兰茂曾在此行医采药,著书授业。如今的嵩明,处于昆明“四环十七射”交通网络规划的重要节点,属于昆明和长水机场“半小时经济圈”,“滇中粮仓”嵩明发展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嵩明县城一角(央广网发 李兴富 摄)

作为兰茂的故里,近年来,嵩明聚焦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积极传承兰茂等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为嵩明的高质量发展增添着无尽动力。

温故知新 点亮城市人文之光

2014年,36岁的吴绍珍进入嵩明县图书馆,担起了图书馆管理、创新发展的重任。“为嵩明人民创造精神乐园,有助于持续强化社会发展软实力。”对于图书馆的发展,以及兰茂文化的传承,吴绍珍信心十足。

“兰茂是个大孝子。因母亲身体患病,年少的他多地走访,潜心本草研究30余年,他所著的《滇南本草》如今还在使用。”吴绍珍介绍,除了在医学领域的深耕,兰茂在儒学、教育、哲学、军事等方面亦有建树,并在嵩明杨林设堂讲学,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吴绍珍(中)和同事们在整理书籍(央广网发 王涛 摄)

“诗成仰天笑,庭树生清风”。兰茂一生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甘守清贫、奉献社会的人格魅力,深深影响了嵩明文化。为纪念兰茂,当地民众自发地筑起了兰公祠、兰茂纪念馆等。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活动形式,由嵩明县图书馆、县作家协会于2016年12月联合主办的公益讲堂——兰茂大讲堂日益受到当地民众欢迎。讲堂内容涵盖嵩明本土文化、县情、地理等多个门类,每月一期,至今已经举办了50余场。

嵩明县山脚小学教师陶玉琼已把参加“兰茂大讲堂”听讲座当成习惯。“我很庆幸能生活在嵩明,生活在被文化浸润的大地上。”陶玉琼说,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也是主动传承的一种体现。

随着新时代文化发展繁荣步伐的加快,如何推动图书馆传统功能的转变,推动兰茂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吴绍珍等人一直在探索着创新传承之路。

“要把本土文化讲堂延续下去,需要文化的积淀,也更需要本土文化人脉的积累。”吴绍珍说,除此之外,文化传播更少不了传播形式的创新。

为了让兰茂文化“火”起来,让更多人了解兰茂著书立说、创办学堂、造福桑梓的故事,近年来,嵩明县深入探索研究,把兰茂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树立城市明确标识。2021年10月以来,嵩明用“节日+活动”的方式,陆续开展“兰茂文化”城市品牌推介等展示活动,并创新开发出两个Q版卡通形象“兰茂和小明”,分别代表兰茂先生和嵩明城市拟人形象。“兰茂说嵩明”短视频账号,也融入了“兰茂和小明”卡通形象和嵩明城市宣传LOGO等,结合嵩明历史、人文、科学知识等制作并发布短视频,获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

嵩明城市IP“兰茂”和“小明”(央广网发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些形象,是嵩明的时代印记,也可以说是嵩明传承精神文明的一种依托。”嵩明市民张涛感叹道。借助这一IP,嵩明还开展“携爱同行”系列活动,让公益活动与兰茂文化融合传播,倡导帮困助残新风尚,传递着嵩明发展的正能量。

嵩明人文精神的传承,影响了一代代人的精神风貌,也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力量。如今,在兰茂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影响下,以发展农业为主的“滇中粮仓”嵩明,在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上拥有了更加绵远悠长的文化底气。

科技兴农 “滇中粮仓”花繁菜茂

“这里是我们建设的标准化花卉大棚,它可以控制温度,防雨、防风,成为花卉生长的保护屏障。”代雄伟指着自家的11个花卉大棚说。

2014年,在昆明工地做工程建设的代雄伟看到了花卉产业的广阔前景,家乡嵩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更让他坚定了返乡种植花卉的决心。

经过不断尝试,代雄伟的花卉品种由单一走向了多元。2020年,他以大花蕙兰为主牵头成立了绿山源花卉种植基地,积极引进育种及生产技术,提高了当地花卉生长效率。

嵩明农业园区百花齐放 (央广网发 嵩明农业园区供图)

“农业要发展,少不了技术支撑。我们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在技术层面的有力引导。”代雄伟笑着说,嵩明县大力发挥示范园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农业科研机构、省级科研平台的引进,有力地支撑了农业的科学化发展。

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大花蕙兰种植成本减少了,花农的压力也减轻了。如今,嵩明县大花蕙兰种植面积达到2160亩,种植企业75家,专业合作社14家,年产值过亿元,从业人员2万余人。

和代雄伟一样,早年间在蔬菜种植公司做经营的蒲长文,也是看中了家乡农业发展的优势。自2001年返乡之日起,他便一头“扎”进了土地里,在嵩阳镇从事生菜产业种植。

蒲长文在基地查看生菜苗生长情况(央广网发 王涛 摄)

乡村这片热土为像蒲长文一样的众多“新农人”提供了施展经验的广阔舞台。蒲长文马不停蹄地试种改良蔬菜品种,不断为农户传播科技知识,改变种植户思想观念,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

“近年来,我们村重点抓生菜产业,形成了‘嵩明生菜’的地理标志,也做出了品牌与影响。”扎根乡村,数十年如一日从事蔬菜种植的蒲长文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闲下来的时候,我们会到广场上去唱唱歌、跳跳舞、下下棋,感觉生活是越来越好,越来越充实了。”生菜种植户张树的话,生动呈现了蔬菜种植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嵩明县大力促进绿色食品布局区域化、发展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推动食品产业向高品质、高附加值、高集约化方向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措施引领,为返乡创业的人们提供了必要条件和有力支撑。

嵩明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鸟瞰(央广网发 嵩明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昆明市、嵩明县科技、农业等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蒲长文带领当地村民建成的生菜生产基地,每年能带动800多户农户2000多人种植生菜,为当地生菜种植户增加收入450多万元。

如今,在代雄伟、蒲长文等“新农人”的带动下,嵩明农业在土地规模化、管理标准化、技术科技化、市场品牌化等方向上朝着农业现代化发展铿锵前行。

非遗传承 “能工巧手”掀起国潮风

在嵩明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花灯、扎染、汉族刺绣、木刻、面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

土生土长的嵩明人蒲洪,在六七岁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捏泥人、画画,儿时的喜好让他对“捏面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蒲洪中学毕业后,民间艺人朱伟伟发现了他的天赋,并成了他面塑技艺的启蒙老师。在学习面塑的30年里,蒲洪白天在印刷厂打工,晚上回家就不停地练习,为面塑技艺打下坚实的基础。

蒲洪在进行面塑创作(央广网发 张宇 摄)

“做面塑很多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一捏、一揉、一搓,每个动作都需要屏气凝神,细致耐心。”初学面塑的场景犹如昨日,蒲洪说:“做面塑需要长期的坚持,也要善于发现美,以生活为灵感来源,才能让面塑作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自2012年面塑被列入嵩明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蒲洪就主动担起非遗传承的重任。除了参加嵩明县组织的“非遗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非遗活动,蒲洪还创办了“嵩明面塑蒲洪传习馆”,不断对外传承面塑技艺。

为了弘扬传统手工艺,嵩明县非遗中心专门成立了面塑传承技艺传习馆。嵩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斯华称,希望通过展示嵩明面塑的技艺特点,让更多人认识嵩明,也希望通过更多交流平台,拓宽手艺人创作思路,让面塑技艺与时代同进步。

蒲洪把面塑技艺带到课堂(央广网发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百多年前,汉族刺绣传入嵩明,并与当地文化融合,嵩明绣娘们借着靓丽多彩的丝线勾勒出幸福而美满的生活图景。

高丽梅、高爱梅、高红梅三姐妹从小就跟着母亲、奶奶学绣花,针线基础尤为牢固。她们常常绣些小东西贴补家用,也在练习中不断提升“针功夫”,成为村里的刺绣高手。2019年,高爱梅、高红梅被评为昆明市嵩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传承人,进一步坚定了她们传承与发展刺绣的信心。

不过,由于缺少规模化运作,嵩明刺绣产业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三姐妹不断思索考量,萌生了“开店带领大家致富”的想法。2019年8月,三姐妹就借助互联网平台开起了网店。

随着销售越来越火,三姐妹忙不过来,便邀请村内外的绣娘们一起刺绣。每隔一段时间,高爱梅都会通过微信群里发布信息,邀请绣娘们接单制作绣品。这样的定向“派单”方式,确保了适销对路。

非遗传承为嵩明绣娘们打开了共同致富的大门。赵琼芬便是其中之一,她每月交一次货,每次都有1000元左右的收入。“我每天把绣片带在包里,闲了就拿出来绣一绣,一点不耽误事还能多赚点钱。”赵琼芬笑着说。

在销售中,高爱梅发现民族特色鲜明的绣花鞋等刺绣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于是,三姐妹便不断在选材配色、款式设计、民族特色融入等层面作出创新,让嵩明汉族刺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民族风、国潮风的时尚单品。

嵩明汉族刺绣传习馆中陈列的刺绣作品(央广网发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以面塑、汉族刺绣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嵩明这片滇中沃土上绽放光彩。

嵩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樱表示,当前,非遗技艺、特色产品正在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增添文化韵味的同时,也有效促进了嵩明的多样化发展。

兰茂故里,花香四溢。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嵩明这座滇中小城,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百姓富、乡村美、产业兴的美好未来。

【百家读城】

 

兰茂故里展新颜

□李睁

嵩明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资源多姿多彩。嵩明曾是三国时蜀国的一部分。千百年来,嵩明作为连接古滇国与中原内地的要冲,其历史文化正是在滇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渗透融合、影响、交流传播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现在已经成为春城昆明的新辅城。

嵩明人民在生产劳动中传承和创造,积淀日深,自成体系。明代著名医药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兰茂设馆授徒、行医采药,著作繁多。兰茂堪称集文化、教育、医学于一身的典范,流风所及,余韵传承。革命年代,红军长征两次过嵩明,写下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使嵩明载入了共和国的革命史册。

嵩明坝子平畴沃野、景色秀丽,四围群峰叠翠、玉泉奔涌,田园如诗、村庄如画,淳朴智慧的嵩明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热土上辛勤耕耘,创造出灿烂的农耕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

嵩明是鱼米之乡,素有“滇中粮仓”美誉。2018年11月,嵩明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

嵩明还是有名的花灯之乡、龙狮之乡。嵩明土地丰美,日子富裕,人们务农耕,重诗书,喜花灯,善歌舞,并且引领龙狮文化风气之先。

在嵩明民俗文化中,农家女子梁俊丽用小面塑捏出了自己的人生大舞台,捏成了云南省非遗传承人,并多次受邀到国内外进行艺术交流。嵩明的刺绣好手高爱梅、高红梅,在对传统民间技艺的坚守中,成为了昆明市嵩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传承人。她们的刺绣样式活灵活现,针脚细腻,一针一线里,都饱含着她们的辛勤劳作和艺术追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欣喜地发现:嵩明,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县,早已悄然跃入了全省工业强县的行列;在1300多平方公里沃土上,集聚了工业、农业、职教、物流、旅游5大产业园区,布局科学,互为支撑,互为依托,融合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科技进步县等桂冠,见证了嵩明的崛起。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勤劳勇敢的嵩明人,将继续开创一个又一个辉煌,拥抱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云南省嵩明县作家协会主席)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统筹:陶玉德

记者:王开妍(见习)

编审:李红笛 安琪

视频:王开妍 王涛

编辑:王开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