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继续展现澎湃动力,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目前,合肥已经初步完成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合肥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媒体记者张大岗摄

两家企业接连登陆科创板

2023年4月20日,伴随着清脆的锣声,颀中科技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

颀中科技是合肥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集成电路封测综合服务,覆盖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前端芯片等多类产品。

仅仅十多天后,2023年5月5日,合肥在集成电路领域的又一位“选手”——晶合集成,也在科创板鸣锣上市。晶合集成是安徽省首个超百亿级集成电路项目,主要从事为客户提供多种制程节点、不同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服务。目前,该公司已跻身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

晶合集成生产的12英寸晶圆。全媒体记者张大岗摄

一个月内,同一产业集群的2家企业接连登陆科创板,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的实力可见一斑。

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凸显

2023年11月14日,龙芯中科合肥通用GPU芯片总部基地在合肥高新区正式揭牌,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又落一子。该项目引入人工智能产业和技术中心,将围绕通用CPU产业生态,打造区域性信创产业聚集基地,建设龙芯中科数据中心、信创产业适配验证中心及孵化加速平台。

2023年12月12日,总投资约5亿元的合肥矽力杰模拟芯片总部项目开工建设。矽力杰主要从事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电源管理等高性能模拟类芯片设计,是亚洲最大的独立模拟芯片设计公司。该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合肥集成电路产业的上下游配套。

近年来,合肥先后被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列为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城市,集成电路产业获批首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合肥已经拥有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设备材料全产业链的城市之一,集聚晶合集成、通富微电、汇成股份、恒烁股份、颀中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科技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集成电路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亦加速涌现。

2023年3月,国产首个用于保存量子芯片的高真空存储箱,在合肥研制成功并投入国内首条量子芯片生产线使用,科学家形象地称其为“量子芯片冰箱”。

2023年1月7日,量子计算芯片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发布我国最新的自主可控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夸父KFC72-300)。

“悟空芯”拥有72个超导量子比特,取名来源于孙悟空的“72变”,寓意着其强大计算能力及潜力。搭载该款量子芯片的量子计算机具备通用可编程能力,用户可使用它开发量子计算应用程序。

科技创新,产业登高。合肥集成电路产业,未来可期!

编辑:徐秋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