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合肥围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布局,精准挖掘上下游及前沿领域衍生创投机会,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思维,不断将产业导入城市。

以“投”代“引”,合肥正不断完善、升级这套创新打法,从产投到创投,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在合肥落地生根,不断完善合肥的战新产业链条。

引育“领跑者”布局新赛道

“滑板底盘”,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一个新赛道。

2023年5月,这个赛道的“领跑者”——悠跑科技宣布完成B轮数亿元人民币融资;同时,将集团总部落户合肥市肥西县,以合肥为中心,建立覆盖商用车、乘用车系列车型以及滑板底盘的完整研发、生产及销售体系。

“目前,集团总部及试验试制车间已经正式投入运营。专为城市物流场景打造的电动车悠跑UP超级VAN产品按计划完成了产品的开发试制和试验验证,并与国内头部物流公司完成联合试运营,收到了积极的反馈。”悠跑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悠跑科技落户合肥,是合肥产投集团旗下合肥产投资本携手肥西县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悠跑科技B轮融资中,领投方正是合肥产投资本。此外,东创投资、火眼资本跟投,经纬创投、创世伙伴CCV、真格基金等纷纷加持。

对于这笔投资,合肥产投资本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合肥的首位产业,是“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而滑板底盘作为新能源车产业重大技术趋势之一,有望推动合肥乃至中国汽车产业链升级。

在此之前,合肥产投资本陆续投资了域驰智能、有感科技等企业,布局涉及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汽车半导体芯片、车载显示、汽车压铸、汽车转向器等诸多领域。并引入疆程科技总部、金固股份“阿凡达”低碳车轮生产线、金力新能源锂电池隔膜项目等落户合肥,助力多个智能汽车生态圈优质企业在合肥落地生根。

产投之城的“成功密码”

国资引领、社会资本加持,以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的思维将产业导入城市,围绕新兴产业布局补链延链强链,再用投资银行的方式培育当地产业,释放产业集群效应,创造更大的市场增量……

悠跑科技落户合肥,正是合肥以“投”代“引”的一个实践样本。

早在2005年,合肥便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思路。立足合肥的产业基础,合肥瞄准家电行业。由于“屏”是家电版图上缺少的一块“拼图”,为了给家电产业链补链,2008年,合肥第一次向京东方伸出橄榄枝。

此后,合肥国资三次“四两拨千斤”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京东方定增,不仅获得超额的账面浮盈,还带动合肥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以京东方项目为起点,合肥持续探索出地方政府产业投资之路。

“创投城市计划”如火如荼

当以“投”代“引”的“合肥模式”引来全国代表团竞相学习,合肥已悄然升级,投资理念从产投向创投转变,一项新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一新计划是什么?

作为升级版,“创投城市计划”以基金为抓手,聚集资本、挖掘项目、判研项目,匹配项目与资本。“合肥的投资招引方向正从培育龙头向产业链前沿领域倾斜,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精准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及前沿领域衍生创投机会。”市投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的“创投城市计划”,关键核心是母基金,成立母基金的目的是打造符合合肥产业及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基金丛林”,引导子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去年8月公司成立,合肥种子基金很快就给我们投了200万元。”合肥安与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启所说的“种子基金”母基金,是规模200亿元的合肥高质量发展引导基金。该基金去年设立,被视作“创投城市计划”的关键一步。

在“创投城市计划”的浸润下,“投早、投小、投科技”在合肥逐渐蔓延开来。如今,合肥“创投城市计划”成效初现,创投的土壤正在形成。

据统计,1~11月,全市通过“创投城市计划”开展项目对接、路演等活动208场,帮助516个产业项目利用平台进行了融资对接,148个项目签约落地,获得融资支持89亿元,撬动总投资1182亿元。

编辑:徐鹏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