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十城齐聚洞头 共探"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经验和问题

2019-05-24 11:21:00来源:新蓝网

  5月23日,“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调研活动在温州市洞头区举行。自然资源部一行及入围2019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的丹东市、青岛市、威海市、连云港市、温州市等十个城市的相关人员,通过走访和研讨实地了解首批“蓝湾”项目成效和经验,交流“蓝色海湾”项目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洞头是国内14个海岛区(县)之一,共有302个岛屿组成。洞头以海为美,拥海而兴,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海洋公园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

  2016年7月,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核心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纳入中央海岛和海域保护资金计划,获中央资金3亿元补助,项目通过实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沙滩整治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三大工程,推动沿海、近海景观生态化改造提升,最大程度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

  当天上午,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东屏街道东岙村、仙叠岩海洋生态廊道、凸垄底海洋生态村庄、南塘湾湿地公园等地,实地查看温州市洞头区2016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实施情况。

  在东屏街道东岙村,调研组一行考察了东岙村沙滩修复及蓝色海湾指数建设情况。作为洞头区首个沙滩整治修复工程,东岙沙滩修复投入近900万元,共修复沙滩面积1.84万平方米,岸线总长135米。沙滩的修复改善了东岙村的生态环境,修复好的东岙沙滩现已成为网红地标,吸引了大量游客,东岙村渔民在家门口赚起了钱,去年该村接待游客达到3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约2亿元,实现了从“黄沙”变“黄金”的蜕变。

  站在仙叠岩生态廊道上,调研组零距离欣赏美丽的大海,及天然的海蚀地貌。近年来,洞头区通过采用羊栖菜、紫菜、藤壶等贝藻耦合的模式进行海藻场修复,提升了附近海域的初级生产力,同时为小鱼虾生活提供了场所,有效恢复了这片海域的生态系统。而仙叠岩生态廊道的建成既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仙叠岩珍贵的海蚀地貌,更激发起人们保护海蚀地貌的欲望和行动,目前,当地渔民为了保护这一生态景观已很少将渔船停靠在海蚀崖附近进行岩礁贝藻类采集和破坏。

  随后,调研组一行还前往凸垄底自然村,详细了解了村庄生活污水排放、卵石滩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等相关内容,并为当地的创新做法点赞。据了解,凸垄底自然村采用“厌氧发酵+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对沿线村居的生活污水进行集污纳管,集中处理,终水回收,灌溉花草,有效减少了入海排污。

  通过蓝色海湾项目整治,洞头完成本岛南片区近20个村11公里污水管网提升和普查,海岛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行政村覆盖率、设施运行率、排放达标率三个100%,城南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

  南塘湾滨海湿地公园内的芦苇、碱蓬、红树等湿地植物和三角梅等植被景观也已初步形成,成为白鹭、海鸥等水鸟的栖息活动场所。优越的先天条件,有效的生态整治,得到了调研组一行的一致点赞。

  不仅如此,在“蓝湾”项目带动下,洞头“陆上”环境也发生了巨变:全区范围内全部消除“垃圾河、黑臭河”;部分景边村、岛屿通过整村搬迁,实现优质发展空间的腾挪;全面实施十大花园系列工程,精致打造全域大花园,现已建成4条美丽乡村风景线、51个花园村庄、2500个花园庭院、33座花园厕所、35.5公里花园公路。去年,洞头不仅荣获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称号,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还蝉联温州市第一、排名浙江省前列。

  在当天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温州市、青岛市、威海市、日照市4个城市代表分别就2016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和经验进行汇报,并围绕“蓝色海湾”项目实施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就下一步工作打算进行交流讨论。

  “碧海蓝天也是金山银山。”洞头区长林霞向与会代表分享了“洞头经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不仅要‘治海’,还需要‘治陆’,做到海陆并进、同步治理。”

  此外,洞头在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过程中,着眼蓝湾行动的可持续发展,创设了(中国)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评价指数体系,并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肯定。

  “我们通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利用生态‘杠杆’来撬动产业崛起、海岛振兴,让海岛群众换了一种方式‘靠海吃海’,走出一条既彰显海韵、又留得住乡愁的绿色发展道路。”林霞说。

  2019年4月,洞头再次成功入围新一轮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主要实施海岸带、滨海湿地和海岛海域生态修复三大工程,重点突出“破堤通海、生态海堤、十里湿地、退养还海”,将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化修复工程,打造生态健康、环境优美、人岛和谐、监管有效的生态岛礁,加快建设“海上花园”。(编辑 吴文昊)

编辑: 曹文君

十城齐聚洞头 共探"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经验和问题

5月23日,“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调研活动在温州市洞头区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