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漫谈|订单农业背后的诚信:订单滚滚来 也要“三不摘”

2019-08-02 15:0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眼下,正是大桃成熟上市的季节。在北京平谷北独乐河村的桃花苑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有一个响当当的“三不摘”原则:不到树熟不摘桃、甜度不够不摘桃、下雨过后不摘桃。这套原则的发起人——桃花苑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庆林,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编制了章程,“讲诚信”是第一要求。他要求社员诚信种桃、诚信卖桃,还定下“三不装箱”的规矩:有病虫害的不装箱、有硬伤的不装箱、色泽品相不好的不装箱。如此诚信经营,为王庆林的果蔬产销合作社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和长期稳定的收益。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徐春晖和您聊聊订单农业背后的诚信。

  徐春晖: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农产品经营同样要讲诚信。我早就听说过北京平谷桃花苑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庆林的故事,他立下响当当的“三不摘”和“三不装箱”规矩,让订单纷至沓来。即使面对着外界的一些诱惑,他依然不忘初心,坚守着诚信经营的本质。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到东北采购小米的经历。当地农民告诉我,一斤小米2元。熟悉小米生意的我随口一问:要是不加陈米,一斤多少钱?得到的回答是,“不加陈米一斤2.5元,但一般都加陈米卖”。而农民后面的话更让我吃惊,他说,诚信未必卖上高价;不诚信,反倒能增加眼前的收益。我想,这种心态一度在农业种植者和经营者中比较普遍。

  但是,王庆林的故事却在告诉我们:坚持诚信不仅不会减少收入,还会大大增加农业附加值,提升农业价值链空间。据了解,王庆林的社员们不用违禁农药、不施劣质肥,都严格按照要求实实在在地种桃。几年来,社员们管理的果树品质明显有所改善,大桃品相随着变好,不仅不用发愁卖桃,一斤售价也平均提高了五毛钱。而他提出的“三不摘”和“三不装箱”规矩,无疑就是他们的品牌,也是“甜桃王”的灵魂。所以,当土地和农民赋予农产品与生俱来的品质后,品牌就成为确保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屹立不败的根基。

  如此看来,我国各地特色农产品众多,假如都能诚信种植、诚信经营,让消费者可以简单、便捷地买到“好货”,消费者一定会给个“好价”,这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那么,作为农业企业或农场主来说,究竟如何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诚信经营,树立品牌,坚守道德底线。因为诚信、诚实是生存之道。要通过好口碑树立好品牌。当持续用心创建成功一个优秀品牌之时,它带给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回馈将是慷慨而巨大的。另外,就是找准产品的卖点,比如品种独特、营养独特、种植养殖技术独特、季节独特等等,总之,找出、找准自己农产品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还有,要选择好经营模式和确定好合作方式,重视产品的品质,加大产品的宣传,以此提高产品的美誉度。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方向,不忘初心,以诚信经营体系为灵魂,插上订单农业这双大翅膀,通过延长产业链、打造品牌、获得持续生命力,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产业兴旺,带领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编辑: 孔明

订单农业背后的诚信:订单滚滚来 也要“三不摘”

眼下,正是大桃成熟上市的季节。在北京平谷北独乐河村的桃花苑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有一个响当当的“三不摘”原则:不到树熟不摘桃、甜度不够不摘桃、下雨过后不摘桃。这套原则的发起人——桃花苑果蔬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庆林,早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编制了章程,“讲诚信”是第一要求。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