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宝鸡贫困户“不务正业”醉心艺术 农民摄影家怀揣梦想取景乡村

2018-11-09 18:55:00来源:中国乡村之声

宝鸡贫困户“不务正业”醉心艺术 农民摄影家怀揣梦想取景乡村

 

点击视频看谢万清给牛照相

  陕西陇县有一个小山村——峰山村,在这个偏僻到几乎和外界隔绝的地方,农民谢万清爱上了摄影。1955年,谢万清出生在这里的一户普通农家。今天,他被人们称作“中国最穷摄影家”。

谢万清家的一角

  从宝鸡市陇县县城出发,开车到谢万清家中,大约一个小时车程。和大多数陕北农村一样,他家至今还是土坯房,坐落在山间的沟沟坎坎中,远远望去看不真切,近前看时危若累卵。

中国乡村之声记者张程(右)采访谢万清

  老谢只上到小学四年级,家里穷,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上饱饭。14岁时赶上知青下乡,他平生第一次摸到知青带来的红梅牌照相机,从此就爱上了摄影。1978年,23岁的他终于攒够了74元,买到了人生中第一部相机,就像有了另一双眼睛。

  此后40年,他的人生几乎全部与摄影有关。地可以不种、病可以不看、儿子的婚事可以不考虑,但相机和胶卷必须要买。

点击音频,听谢万清讲:“我一辈子的梦想”

  早年农村没电,没法做暗室,谢万清就用煤油灯做光源,用尿素、食用醋等代替化学试剂冲洗照片。没钱买胶卷,他就拼命种庄稼。别人卖了麦子的钱都用来给家里添置家电,他却大部分用来买胶卷。村里人的红白喜事、邻居的田间耕作、陇县的各种集市,都成了谢万清的拍摄素材。

  谢万清的作品充满陕北黄土地的顽强生命力,粗犷而热烈。他的构思与取景颇为精妙,对虚实明暗所营造的意境甚是考究。谢万清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大多是“从前”“画中岁月”“古今同吃一碗面”,充满着他对过往乡村岁月的回忆。2015年,谢万清的作品挂在了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墙上。

  今年63岁的谢万清操着一口浓重的陕北方言,要靠当地人翻译才能明白他的意思。也许是更善于用相机说话,交谈中,谢万清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总是问东答西、南辕北辙。但接受采访多了,他也从中练就了自己的经验和审美,会批评有些记者写他写得不好、不扎实。

谢万清家的小院里晒着粮食

  对谢万清和他的一家来说,2016年是重要的一年。凭借县财政扶持,家里种了几亩核桃,彻底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同年,凤凰卫视播出了一部专门讲述谢万清个人故事的纪录片《老谢》,更多人因此认识了谢万清。节目播出后,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

  就在那年4月,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在西安市一家街心公园举办了自己的影展。当为期三天的影展结束后,他恋恋不舍地在小桥的栏杆上留下一张字条:“实在对不起大家,回家种地去了。”

  尽管名声在外,尽管小有成就,家里需要的还是他这个劳动力,而不是艺术家。

谢万清正在发言

  谢万清的作品在海内外饱受好评,但他几乎没有存款,还欠着外债。“中国最穷摄影家”,在现实和梦想的平衡中,仍在前行。

  短评

给热爱一份支持

张程

  在中国所有的摄影师中,谢万清算是个异类。在旁人眼中,老谢是个“不务正业”的农民,不好好种地,却花好多钱买器材。在世俗的标准来看,他算不上成功。但他的摄影作品却走进了米兰世博会,代表国家参展,获得行家的好评。为了追求梦想,可以放弃一切,这份执着和决然,令人敬佩。

  有人用“单反穷三代、摄影毁一生”来调侃、揶揄那些酷爱摄影的人。可见,摄影是件需要很大财力支撑的事。老谢只是一位农民,2016年前,他家甚至还没有脱贫,但他在那么贫穷的生活里,还节衣缩食,创作了8000多张生动鲜活的西北农村纪实摄影。正如美国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摄影影像似乎并不是用于表现世界的作品,而是世界本身的片段,它们是现实的缩影,任何人都可以制造或获取。”

  到底是农民老谢,还是摄影师老谢?

  老谢是摄影师,是艺术家,是一位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他执着痴迷于摄影的一生,也是一位再平凡不过的草根农民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与命运斗争的一生。

  但老谢的根,还是农民。他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他的镜头里更是如此。

  这几年,农村的经济生活越来越好了,但精神生活却依然相对匮乏,反映农村面貌的高质量文化作品仍然凤毛麟角。而乡村文明的振兴正需要很多像老谢这样不求回报、扎根农村的乡土文化人才。他们,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予支持与帮助,为这份热爱和执着保驾护航。

  总策划:史敏

  本期策划:舒晶晶

  本期采访撰稿:张程

  本期摄影:季盈盈、张程

  本期摄像:季盈盈

  本期责编:舒晶晶

  新媒体编辑:汪群均、曹畅

  新媒体制作:白晨

  监制:刘智力

编辑: 孔明

宝鸡贫困户“不务正业”醉心艺术 农民摄影家怀揣梦想取景乡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