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打好环保攻坚战 全力守护云南绿水青山

2018-03-14 13:4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陈鸿燕)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云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也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云南未来发展最大的底气。守护好云南的“天空蓝”“山河绿”,是今年出席全国两会的云南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2017年,滇池继续保持五类水质,一度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和白眉鸭重新在滇池出现。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副局长吴朝阳:

  吴朝阳:到“十三五”末,草海水质稳定达标到四类,外海水质稳定达到五类。

  对拥有九大高原湖泊的云南而言,水污染防治是一场持久战。如何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画卷长留人间?全国人大代表、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长杨健:

  杨健:我们结合洱海保护治理,明确提出洱海流域40万亩耕地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把这40万亩农田打造成生态的、无公害的农业产业示范区。

  抚仙湖保护,是全国人大代表郭进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建议:

  郭进:坚定不移的推进抚仙湖的“四退三还”,实现集中防污治污,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抚仙湖。

  结合前期调研的情况,梁映华委员认为,云南生态文明建设要取得的好成绩,急需加强农村“两污”治理。

  梁映华:在农村,垃圾没人回收、污水没地方排放的情况还比较突出,建议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支持力度。

  说到针对农村的污染防治,段明龙委员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段明龙:我生活在一座大山里,我们选了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看护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让我比较困扰,比如补助标准过低,目前是按每亩10元的标准进行,这大大降低了林农的收入。所以,我建议提高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的补助标准。

  段明龙委员关心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卫岗也同样提出了建议:

  卫岗:希望能适当提高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补助标准,让老百姓从绿水青山中得到合理回报,提高他们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只有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才能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加快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步伐。对此,杨艳委员深有感触:

  杨艳:我们盈江县通过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附近的很多村寨,现在都通过特色旅游、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原来有些村民靠狩猎为生,现在有了新的产业模式,为来这边拍摄鸟类的、旅游的人做导游,收入非常可观。

  新的产业模式为农村带来了发展新希望,新的技术则能打破环境治理面临的瓶颈。杨晓雪代表:

  杨晓雪:建议国家加大对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攻关,破解污染防控中的困境,真正体现污染防治“以防为主”,从源头控制污染,防比治更重要。

  过去5年,云南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4%、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9.7%,九大高原湖泊水质稳定趋好,六大水系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一系列的变化,是云南在生态环保方面工作成效的体现,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新定位的缩影,更是云南用实际行动交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答卷。黄丽云委员:

  黄丽云:在新的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感觉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绿色”是云南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云南确定了今后五年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美丽云南的发展思路,生态环境质量走在全国前列,把七彩云南建设成为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让云岭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

[责任编辑:王肖军 孔明]

 

编辑: 王肖军

打好环保攻坚战 全力守护云南绿水青山

云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也是长江中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云南未来发展最大的底气。守护好云南的“天空蓝”“山河绿”,是今年出席全国两会的云南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