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组图:铜出云南 七彩斑斓

2018-09-13 15:41:00来源:央广网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央广网云南9月13日消息(记者李健飞)说起云南与铜的缘分,那“一定是真爱”。从江川李家山的战国墓到东川会泽的铜都钱乡,再到石屏的乌铜走银……在岁月这座千年不熄的熔炉里,铜以一种赤裸奔放的姿势投入,又以佛陀孔雀大象的形象逸出,与之相关的各种技法不断融汇、传承、进化,渐渐浇铸成一部厚重的云南史。“锤造炉瓶成冰形,而斑斓者为斑铜”——源于青铜,诞于明末清初的云南斑铜历经三百多年的锤炼与敲打,时至今日仍以深沉和神秘示人。或是受了书柜上那件昔日偶得的牛虎铜案复制品摆件的诱惑,记者对云南斑铜探知欲的与日俱增。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2018年9月12日,记者驱车出了昆明主城区一路向西北,沿着G5国家高速直奔富民县,慕名探访昆明市斑铜厂生产基地云南兴达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绕过几个小山头,在一处并不起眼的坡地上,终于见到了这个全国最大的云南斑铜生产基地。一般来说,有情怀、有温度、有故事的老工匠、老艺人是推动传统技艺发扬光大的重要力量,传承人名录中鲜有晚辈后生。但在此处,记者竟发现了一个80后面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斑铜技艺传承人、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土金勇。短短两个小时,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侃侃而谈,斑铜的前世、今生和未来的脉络也在记者心中越发清晰。

  生熟之分,不可执着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单从分类名称上来讲,云南斑铜与云南普洱茶有相似之处,但其实质却不相同。普洱茶的生与熟不在茶叶原料,只在区分是否有“渥堆”发酵的工艺。而斑铜的生与熟则主要在于原料的不同。生斑作为云南斑铜最早的样态,又叫“老斑铜”,是以含铜量高达90%以上的天然矿石直接锻打成形。清代吴大勋《滇南闻见录》对它这样描述:“自来铜,不可经火,须生锤成器,如锤成炉,则宝色倍于寻常之炉;如锤成镯,常佩之可以已遗症,体中有病,则铜之色预变黑黯,若经火者不能也。铜内有砂土夹杂,锤之易于折裂,难于光润,须加功磨洗,可悟生质之美者,不学则亦无以自成耳。”而熟斑则是用铜基经过合金熔炼、浇铸、磨光、人工着色显斑等工序精细打造而成,其工艺从民国时期初成,到上世纪50年代恢复。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土金勇介绍,生斑的原料有“金属宝石”之称,如今已极为罕有,现在存世的生斑作品都是天价,而其中还不乏假冒伪造。同时,受原料特性制约,生斑也无法制成精细复杂或者大器型的作品。而熟斑则彻底摆脱了原料枯竭的困境,以工艺见长,走出了云南斑铜技艺复兴和发展之路。他认为,收藏者对斑铜的生与熟不应过分执着,主要还是要看作品的工艺水准。记者也以为,消逝的事物可追忆,当下的美好却更值得珍惜。斑铜是否能够延续数百年的技艺与文化,其希望还在熟斑,相关收藏和工艺品市场的稳健也在熟斑。如果每个传承人、每个收藏者都沉迷于那些可遇不可求的东西,斑铜技艺可以休矣!

  妙在有斑,贵在浑厚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关于云南斑铜之美,圈子里有“妙在有斑,贵在浑厚”的评价。记者本想用更特别的词句来代替,却发现无论如何努力也突破不了这八个字的妙处。一边是厂区不绝于耳的锻打声,一边是陈列着上千件斑铜作品的展示馆。听着金属独有的交响,看着散发特殊光泽的工艺品,记者仿佛在瞬间加入了一场特殊的对话,感知到这灵感与灵性的孕育过程。记忆犹新的是一组傣家女孩的摆件,担水、顶物等四个造型颇吸引人。记者曾仔细观察,发现除了女孩婀娜、苗条的曲线被夸张地勾勒外,人物的裙摆上还有晶莹剔透的冰晶和树叶斑纹,而在水壶、衣襟等细节处又有相宜的铜绿。

  土金勇说,馆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斑铜工艺的完美体现。如何让铜基中多姿多样的斑花固化在作品中,如何让铜绿恰到好处地“长”在需要“点睛”的位置,都是传承人和工艺大师们这些年孜孜以求的目标。他透露,特别是那长久稳定显露斑花而不褪色变暗的技艺,已经成为斑铜厂的“保密配方”。“多数人在厂里工作直到退休都不可能知晓这个秘密。很多科研机构对此进行化学分析,也无从获得答案。这个秘密我们一定要保守,因为它代表了云南斑铜的神秘,也是其灵魂所在。”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的确,无论佛像、香炉还是形态各异的动物,或者富含云南元素的花瓶、笔筒和鼎,斑铜以炙热与冷艳的转化过程构建了人们最狂野的情感、最圣洁的精神理想与最现实的物质世界。斑铜之美,就是金属质感与剔透冰晶的邂逅,那些点状、片状、云纹状、花瓣状、雾状、水纹状的斑花若明若暗若隐若现,温柔而含蓄地融入黄色、棕色、绿色的铜质中,仿佛花朵植根于云南的红土地,不轻佻妖娆也不呆板僵化,美得浑然天成,大气磅礴。

  那时,厂区有两位师傅正分别制作一虎、一马两件作品。特别是制虎的那边,古铜色的虎躯被麻绳固定起来经受錾刻锻打,而微微回转的虎首正睥睨着师傅,仿佛它立刻便能挣脱束缚,回归山林。在还是颇为粗陋的铜坯上,力的曲线和动感已在流淌,艺术的生命呼之欲出。土金勇告诉记者,铜本身是冰冷的,但以厂里工艺大师制作的悬崖孔雀为代表,生动甚至夸张的造型、光影色调的巧妙搭配赋予了作品更多个性与温度,这是其它金属工艺无法比拟的。

  重器重生,新意新传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在珍品馆里,土金勇向记者介绍了五件特殊的作品——孔雀明王、孔雀瓶、五型炉、仿古牛和大犀牛。可惜,记者目前无缘在此看到原品。因为早在1986年,国家轻工部就将这五件云南斑铜定为“工艺美术珍品”,将它们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馆。1997年香港回归时,由昆明市斑铜厂承制的“吉祥孔雀瓶”作为云南政府贺礼赠送香港特区,获得香港同胞和业界的高度赞誉。而大犀牛等作品又被作为国礼漂洋过海赠给了外国元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斑铜技艺传承人、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土金勇(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从1956年昆明市斑铜厂筹建到1981年正式建立,再到如今培养出数十人的工艺美术专职和大师级人才,云南斑铜技艺可以说是浴火重生,日久弥新。说起来,土金勇也并非出生在斑铜工匠世家,上世纪九十年代还在念书的他也通过一次偶然的参观活动结识了斑铜并从此爱上了这门技艺。从1998年9月开始学艺至今,他自己凭借高超技艺获得了多个国家大奖,也培养了大批掌握云南斑铜制作技艺及"乌铜走银"技艺的优秀人才。

  而对于大师与学徒,他的看法颇为辩证。他说,大师和知名工匠的斑铜作品肯定最值得收藏,而普通学徒的优秀作品也有很好的艺术价值和潜力。一门传统技艺得以传扬广大,首先要靠一群热爱它的,能将此传帮带的人,其次还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按照市场的规律去引导和选择发展方向。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土金勇介绍,三百多年来,斑铜一直承袭着古代青铜“重器”的文化符号,过去不是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和仪式中,就是出现在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身边。直到上世纪80年代,斑铜才开始走进大众日常的生活,现在也有一部分作为旅游商品面市。

  “我们斑铜作品上融合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技艺,我们现在也使用3D技术改进美工设计。我们现在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制作任何的造型作品。”在这位年轻的传承人看来,恪守传统和锐意创新对于现在方兴未艾的云南斑铜技艺同样重要。

云南斑铜作品(央广网记者 李健飞 摄)

  “关于金属工艺,早就有‘北景(泰蓝)南斑(铜)’的说法了,但此前还没有将它们融合在一起的作品。下一步我们就打算尝试一下,还不知能否成功,但总得有人去吃第一只‘螃蟹’。”临离开富民时,土金勇向记者透露了这个大胆的想法。对这样有创意的作品,记者真心期待。

  而此刻,记者也想到了正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滇剧、大碗飘香北上广的过桥米线、随着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起起落落的某某银器、在洱海边晒起蓝天白云的白族扎染……祝福所有已登大雅之堂的,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或仍遗落于民间的珍贵技艺都像云南斑铜的著名商标孔雀那样幸运——铜出云南,七彩斑斓。

编辑: 郑皓月

组图:铜出云南 七彩斑斓

说起云南与铜的缘分,那“一定是真爱”。从江川李家山的战国墓到东川会泽的铜都钱乡,再到石屏的乌铜走银……在岁月这座千年不熄的熔炉里,铜以一种赤裸奔放的姿势投入,又以佛陀孔雀大象的形象逸出,与之相关的各种技法不断融汇、传承、进化,渐渐浇铸成一部厚重的云南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