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黔山脱贫攻坚纪|“盆景”变出的无限风光

2017-09-06 14:32:00来源:央广网

三变发源地--娘娘山

  央广网北京9月6日消息(记者纪翔 贵州台黄静 谢红娟 王庆江 实习记者张诗函)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不少支离破碎的耕地藏在山高谷深的小村庄里。然而,在贵州省盘县一个叫舍烹的村寨,沉睡多年的山水田地,却因为一场变革被唤醒,而这场变革之风也从村寨刮向县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与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联合推出特别策划《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第一篇:《“盆景”变出的无限风光》。

舍烹村村民徐小财和妻子在产业园里打工

  初秋时节,海拔2300多米的娘娘山高原湿地,云雾缭绕,扑面而来的秋风有些冻人。贵州省盘县普古乡舍烹村科技示范大棚产业园里,却是暖意融融,各种花草绿意盎然,五颜六色的果实挂满枝头。

  徐小财:我主要是负责水,这是我媳妇。她在里头负责这一块大棚,专门管理这些花草。

  说话的是村民徐小财,他说,如今的生活和以往可大不一样。

  徐小财:我们就早上边坐班车来,晚上吃完饭回家,反正十多分钟就送到了。

坐车上下班,吃住在园区

  坐着班车上下班,算着时间干农活,也不再是传统的庄稼,而是更值钱的花草果木。这样的生活,对于舍烹村的400多户村民来说已不是新鲜事。正如村民吴永流所说,他们不再是传统的“农民”了。

  吴永流:现在我总觉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我本来是当农民,但是我的地入股在里面,已经是股东了。

农村”三变”发起人陶正学

  从农民变股东,这一切还要从2012年5月发生在舍烹村的一场变革说起。在商海搏击了三十多年的舍烹村人陶正学,是这场变革的发起人。

  陶正学:农业就是我们的根。改进“三散”,资源散、资金散、人的思想经营思路散。

舍烹村“三变”成效:四星级酒店建了,温泉度假区有了

  陶正学反复召集村里人开会,提出了把“资源变资金、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思路。盘县普古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陶永攀,依稀记得当年的纠结。

  陶永攀:开会都开了将近20次,思想都很纠结,都思前想后,入股了是做什么?大家都有很多很多矛盾的心理。

记者采访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陶永攀

  几经商议,2012年5月6日,在陶正学家中的小院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银湖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拉开了舍烹“三变”改革的序幕。之后,银湖合作社发动村民以土地和现金入股。400多户村民成了股东,开始从事猕猴桃、蓝莓、刺梨等精品水果种植和特色养殖。舍烹村村民吴永流,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将自家的16亩土地入股银湖合作社。曾经外出打工赚钱的他,终于品尝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甜蜜。

  吴永流:改进太大了,像我家有16亩,可以拿到9千多块钱。每年都是定期给我分红的。一亩地有20块钱的管理费,还有打工工资一个月就2600,一年七八万差不多。

舍烹村“三变”成效:四星级酒店建了,温泉度假区有了

  资源变成了资金、资金变成了股金、农民变成了股东,这“三变”彻底改变了舍烹村农民的生活方式:每天的工作,由合作社的统一安排;村民每月按时从合作社领取工资,每天按时坐合作社中巴车上下班。“三变”之后,如今的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2200元。发源于舍烹的“三变”改革,也被写入了今年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三变”发起人陶正学说,这是汪洋副总理亲口告诉他的。

  陶正学:“三变”做得非常好,已经写进中央一号文件了。非常荣幸,觉得我做这件事情还做对了哈哈。

舍烹村变迁历程

  做对了的事就要放大、推广,让变革不局限在一个村子里,把“盆景”变为“风景”。由小山村而起的“三变”,如今已经发展成了“全域三变”。盘县“三变”办副主任刘军介绍,“全域三变”是指农村三变、城市三变以及景区三变,是舍烹“三变”外延的扩展,旨在解决盘县12万人的脱贫问题。

  刘军:一二三产的融合之后,能够有效的盘活巨大的农村存量资源,还有我们城市的资源、景区的资源。把这些资源都聚合起来之后,能够有效的推动盘县的社会经济跨上一个大的新的台阶。

盘县红果经济开发区安置点,今年2月8日进场施工

  在盘县红果经济开发区安置点,今年2月8日进场施工的易地搬迁扶贫项目正在建设。

  盘县三变办副主任刘军说,这些安置房屋的建设已经考虑到了易地搬迁扶贫的群众入股城镇建设的要素:

  刘军:在搬迁对象里面,如果一户人家他有4口人,他就有100平方米。设计的时候就把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供他居住,另一部分拿出来对外出租也好,招商也好入股也好,产生房产的收益。

  由“盆景”变成“风景”,由农村领域展到城市资源共同参与的“三变”,其实目标从来没变。

  刘军:实际上就是把链条打通,盘活资源,我们主要就打造股份的居民,达到增收致富,让我们自己的居民越来越富,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美好。

编辑: 孔明

黔山脱贫攻坚纪|“盆景”变出的无限风光

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不少支离破碎的耕地藏在山高谷深的小村庄里。然而,在贵州省盘县一个叫舍烹的村寨,沉睡多年的山水田地,却因为一场变革被唤醒,而这场变革之风也从村寨刮向县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