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专家:推动农民进城落户需要探索新机制

2017-07-13 09:31: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13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日前发布,这也是国家发改委第二次正式发布中国城镇化发展年度进展的官方报告。

  国家发改委指出,2016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之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了新突破,出台了一系列关键性政策,包括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总体方案,以及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土地、住房等配套政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四梁八柱”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据统计,2016年进城落户约16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7.3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2%,分别比去年提高1.25和1.3个百分点。但是,随着农村各种条件逐步改善,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越来越小,一部分农民工不太愿意再进城落户了。对此,对外经贸大学社保系主任李长安指出,农民进城意愿降低,除了跟城市的融入度不高之外,主要的原因是不舍得附加在农村土地上的各种权利。

  李长安:一方面是由于各种制度性的障碍,导致农民和农民工城市的融入度不够。比如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依然存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性,城市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对外来人口的排斥性依然严重,再加上城市生活的高房价、高生活费等,也对农民和农民工融入城市产生了往外的“推力”。其结果就是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去年两者差了16个百分点左右。另一方面,近些年各种各样惠农支农政策的陆续出台,使得农民经营农业的收益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城市化的意愿。特别是随着土地价值的快速上涨,农民愿意放弃土地进城当市民的意愿就更低了。

  针对这些问题,政府部门部署了诸多措施:一是督促各地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不能以农民工不愿意落户作为提高落户门槛的借口;二是督促各地研究出台全面落实人地挂钩、人钱挂钩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三是继续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

  对外经贸大学社保系主任李长安表示,今后需要探索一种机制,让农民在自愿有偿退出一些土地权利的同时,在城市享受到更为均等化的服务。

  李长安:要想使我国的城镇化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的限制,在推行居住证的同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同时,积极探索农民承包土地流通、转让的途径和渠道,以及农转非的过程中不放弃土地的可行性。只有以保障农民的利益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

编辑: 孔明

专家:推动农民进城落户需要探索新机制

《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日前发布,这也是国家发改委第二次正式发布中国城镇化发展年度进展的官方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