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宁夏出现夜间偷牧现象 放开或管治值得探讨

2016-12-28 10:0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28日消息(记者郭长江 许新霞 宁夏台师杰)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2003年5月1日,作为全国十大牧场之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禁牧封育,保护草原生态。13年过后,这里的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荒漠化被有效遏制,草原重现生机,植被覆盖度从35%提高到了52%。

  看到禁牧封育取得成效,一些农民早已挡不住萋萋青草的诱惑,晚上偷偷将羊只赶入草场“上夜班”。对此,有些专家呼吁,宁夏应该适时解除禁牧规定,对草原加以持续开发利用。然而,当地的政府则担心,禁令“一放就会乱”,应该继续坚持继续禁牧成果。

  牧民对放牧的需求与政府保护禁牧成果的决心形成鲜明矛盾。那么,宁夏究竟该不该解除放牧禁令呢?

  盐池,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的牧区县,曾经是风沙侵入京、津地区的三大主要通道之一,也是宁夏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以及生态安全都面临着“沙进人退”的严重威胁。为了拯救草原和生态,从2002年11月1日起,盐池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率先实行草原禁牧,76万羊只变“放牧”为“圈养”。从那时起,当地延续千年的羊倌们唱着“信天游”、提着羊鞭放羊的景象开始成为历史。盐池县700多万亩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

  2015年底,据环境部门监测,盐池县境内已经找不到100亩以上的明沙丘,林木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1%和70%。

  如今的盐池,已经初步实现了沙漠化逆转,“草原绿洲”美景重现。

  然而,与生态美景不协调的是,以盐池县为代表的宁夏一些市、县常常出现“羊只上夜班”的尴尬情况,且屡禁不止。对此,宁夏回族自治区草业协会秘书长、研究员李克昌似乎“见怪不怪”:

  李克昌:羊本来就是个放牧的动物,放着出去,活动活动,溜达溜达,同时吃点东西。当然想吃饱不一定能吃饱。特别是到了春季那段时间,羊喂的那个草太单一,而且也不是羊最喜欢的草,所以羊也不好好吃,舍饲它也不习惯。

  年末冬天,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记者来到盐池县青山乡一处茫茫草原上。风吹在脸上,刀割般的疼。已近凌晨时分,寒风裹挟着断断续续的羊叫声不时传入耳边,手电筒不停晃动的光柱随之划破了夜空。知情的刘老汉说,这是有人在偷牧。

  记者:能听见羊叫。

  刘老汉:这就是羊群。

  记者:这群羊不少呢。

  刘老汉:有个二百七、八。

  记者:一年四季都有放羊的?

  刘老汉:都有放羊的,天天都有放羊的。

  对于“羊只上夜班”,刘老汉早已司空见惯。他说,前些年,他也晚上出去放羊。近两年年纪大了,才不出去了。

  记者:要这样放的话,乡镇村上干部也不会不知道吧?

  刘老汉:那知道嘛,那就是一眼睁一眼闭嘛,看着了,碰脚底下了,说一说。

  借着月光,隐约能看见脚下的路。刘老汉说,夜里放羊,更多的时侯是月黑风高。放羊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赶着羊群吃“夜草”,最担心羊只走失。而且草原上,昼夜温差很大,摸着黑偷偷放羊的几个小时,无论是人、还是羊,那滋味都不好受。遭这个罪,图个啥?刘老汉扳着指头算了一笔帐。

  刘老汉:圈家里喂,也喂不起。

  记者:圈羊一只羊一天光料钱得多少钱?

  刘老汉:圈养光料钱玉米投九毛多钱,再加上喂上二、三两饲料,得个一块多钱。连草下来得两块钱。

  记者:在外面放养的活,这个成本能节省多少?

  刘老汉:节省多一半呢。

  说起“羊只上夜班”,李克昌研究员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方面的研究:

  李克昌:作为老百姓,主要是降低饲养成本,羊一天要吃一点五公斤的干草,一年就五百五十公斤的干草,老百姓没有那么多,自己也种不了那么多,从外面买回来成本太高。所以他必须偷着放一放,要不然养羊是亏着呢,天天养羊亏着不如不养了。

  除了盐池,宁夏红寺堡、同心、固原等地的一些草场、高山草甸的“羊只上夜班”现象,从实行禁牧那天起,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利益,是这场“猫和老鼠”游戏的始作俑者。

  国家要植被,农民要票子。如何看待农民“偷牧”现象?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草原监理中心主任赵勇的话里,透露着几分无奈。

  赵勇:偷牧毕竟是个别行为,在季节性出现的个别行为。而且偷牧的频率和次数,也不是像过去白天一整天地去放。偷,毕竟是偷,他只能偷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稍微降低点成本。

  盐池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增吉没有正面回应记者关于“羊只上夜班”的质疑,而是把记者带到几处禁牧后植被恢复得很好的草场现场察看,并指着其中一片植被快没小腿的草场说:

  王增吉:我认为不影响大面。你看我们这儿这么大一片,你从这儿一直到兴武营(村名),你看对面都是这个样子,大面上好着就行。

  2003年5月1日,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禁牧封育,比盐池县晚了半年。全自治区3665万亩天然草原还归“天养”,470万只羊从茫茫草原进了“羊圈”。

  截至2015年底,宁夏的天然草原植被覆盖度由禁牧前的35%提高到52%;羊只饲养量达到1700万只,比禁牧前增长77%。草原“绿起来”、产业“强起来”的蓝图日渐清晰。

  正因为如此,面对家门口的萋萋绿草,一些农民迫切希望分享禁牧封育带来的红利。

  刘老汉:你想长期禁牧也不符合实际。你春天草刚发芽的时侯你禁住,再到了冬天,这个草不耐沙了,你禁住。他现在都搞的大面积的,光说禁牧着呢,实际上还没禁住,还是放着呢。

  记者:你觉得长期禁牧不合理,应该按时段、分季节,这样大家能够接受?

  刘老汉:对。

  青山乡的一名退休干部说,夏秋牧草茂密不让羊吃,太可惜了,确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退休干部:我们这个地方有些草不放羊,它也不长。不吃掉,它来年还不一定能长得那么好。现在就是能想办法轮牧,科学地管理好,都能享受到草原的利益,老百姓的经济利益也有所提高了,还又不破坏草原植被。

  禁,还是放?两者之间似乎只有一步之遥。然而,现实并非如此。2011年3月1日起实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禁牧封育条例》就像一道“紧箍咒”,把禁牧封育提高到了地方法规的高度。

  李克昌研究员是《宁夏禁牧封育通告》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封山禁牧条例》等法规的起草者。他认为,要想解禁,首先需要修改的是地方法规。

  李克昌:自治区禁牧的通告是我起草的。报告给政府,修改了几次,最后有一段话,就说禁牧的时间长短,决定于草地恢复的程度,我留了个口子,这个口子我就想在盐池来突破。

  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监理中心主任赵勇却认为,解禁不仅需要时间,更要制度体系的跟进和完善。

  赵勇:最起码在五年之内是不成熟、不具备的。一是我们草原承包到户不彻底,二是草原生态还非常脆弱,再加上现在群众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很淡薄,自觉性很差,放开就乱。我想五年以后我们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先行试点,然后再全面推开,划区轮牧,科学利用。

  “放开就乱”是宁夏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草原禁牧解禁的共同顾虑。但是,李克昌研究员认为,如果措施得当,这些担忧是完全可以化解的。“羊只上夜班”现象已经到了该终结的时侯了。

  李克昌:科学地利用是最好的管理。我们宁夏确确实实是实现不了一户一户的轮牧,而是一个村一个村轮牧。不能长期地堵,全面地堵,是有季节性地来做,疏、堵结合。就像起初那几年抓禁牧一样,抓草地的合理利用。

  经过长期实地试验,李克昌发现,“夏秋以自然村为单位实行轮牧,农民持证放牧,冬春休牧”应当是宁夏绝大多数草原最为科学合理的利用方式。

  李克昌:那个草,一年放牧上几次以后,发现它的产草量比不放牧能增加,大概百分之十五左右,所以这个草不吃它不长,吃了它就长,在吃的过程中羊粪便进去以后能给施点肥。而且科学的研究羊的唾液腺在吃的过程中能刺激这个草,让它发芽。同时羊通过踩踏过程中能让种子覆土,在土壤里面能发芽。

  专家的建议、群众的呼声,让赵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赵勇:压力倒逼了,既要保护草原,要到2020年,我的草原覆盖度要达到56.5%。同时,要注重老百姓的呼声,解决老百姓在草畜产业发展中的的确确面临的节本增效的问题,完善一些制度措施,最终合理科学地利用草原,杜绝羊只上夜班,还羊只的自然生态,最后出现一个天蓝水美草绿,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这种场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应当是各级政府秉持的行为准则。十多年的禁牧封育,确实让宁夏的许多地方山青了、水绿了。相信通过科学轮牧,还农民以“金山、银山”已不再很遥远了。希望宁夏有关各方,能够拿出13年前实施“禁牧”的勇气,尽快出台具体可行的方案,让草原植被在得到继续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可持续利用。如此,宁夏“上夜班”的羊只才能够在阳光下无拘无束地在草原上撒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盛景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得以重现。

编辑: 孔明

宁夏出现夜间偷牧现象 放开或管治值得探讨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荒漠化被有效遏制,草原重现生机,植被覆盖度从35%提高到了52%。看到禁牧封育取得成效,一些农民早已挡不住萋萋青草的诱惑,晚上偷偷将羊只赶入草场“上夜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