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广公告
“与爱同行”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摄影展览征稿
中广网 05-27 15:08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国,也震痛了全国人民的心。这场灾难使灾区人民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面对灾难,从中央到地方表现出空前的镇定、团结和果断;从解放军战士到白衣天使表现出人性的无私、博爱和高尚。

  为了弘扬医务工作者及疾控系统的工作人员,肩负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决定举办“与爱同行”全国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图片纪实展。旨在以摄影图片这种无声的语言搭建起与灾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情感桥梁。现向社会各界诚邀稿件。

  一、主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卫生摄影协会

  二、支持单位: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办公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网、中国报业网、中国广播网、凤凰网、中国摄影杂志网、中国医师协会网、中国医院协会网

  三、展览内容:

  展览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突发灾难,举国悲恸”

  汶川地震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部分:“英明决策,亲赴指挥”

  党中央、国务院紧急部署,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第一线,临危不惧,决策果断。

  第三部分:“肩负使命,生命至上”

  透过镜头全面展示白衣天使、疾控战士在极其险恶的条件下,呵护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塑造了一位位白求恩的形象。

  卫生系统各级领导身先士卒参加和指挥救治工作。

  卫生战线的广大职工纷纷请战,奔赴一线参加抗震救灾。

  战斗在灾区的白衣天使,与死神抢夺生命。

  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卫生监督人员严密检测疫情,防疫人员科学有效地开展消杀灭工作。

  为了安抚灾区同胞的精神创伤,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广泛展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和医药生产企业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的监督生产救灾所需药品、器械和材料。

  第四部分:“八方之力,爱心救助”

  社会各界踊跃献血,用自己的热血浇灌爱心之花。

  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救援队伍,携带药品及医疗器械援助灾区。不辞劳苦,在灾区履行人道主义援助,彰显人间大爱。

  四、作品要求

  1.作品形式、风格不限。最好是具有故事情节的组照。

  2.每张照片不小于1兆,格式为JPEG,必须保证图片的真实性。

  3.每幅作品须在“属性”中“数据库”(或“摘要”)栏认真填写:作品题目、图片说明、拍摄时间和地点,并注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邮编、电子邮箱。

   4.征集时间: 2008年5月27日——2008年6月10日。

   5.作品发送方式:

  邮寄光盘:将作品刻盘邮寄。

  邮寄地址:北京安外安华西里一区十二楼  中国卫生摄影协会 收(信封上注“与爱同行”参展作品)  邮编:100011

网络传送:
电子邮件地址:

  wsjz_08051201@126.com   wsjz_08051202@126.com 
  wsjz_08051203@126.com   wsjz_08051204@126.com
  wsjz_08051205@126.com   wsjz_08051206@126.com
  QQ地址:    895801868@qq.com        310974005@qq.com

五、征集规则

  1.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将为所有入选作品颁发证书。

  2.所有入选作品如涉及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或其他合法权利的纠纷,均由作者本人负责。

  3.本次征集不收报名费和其他费用。

  4.参加本次征集活动即视为认可本征集活动各项规则。

  5.本次展览的解释权归属于主办单位。

六、评审

  由组委会邀请卫生部领导,国家级著名摄影家及赴灾区的医务人员摄影者,对参展作品进行评审。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64260904   010~64247121   010~64227774-439  

  联系人:  耿凤菊、王志忠、陈爱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卫生摄影协会  

                                            2008年5月26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王君      
相关新闻
看世界
俄美宇航员与太空游客飞赴国际空间站[组图]
有泼妇倾向的十大女星
何洁蜕变 化身金色天使秀长腿
京郊秋景美如画[组图]
惊!男童观看内衣展[组图]
猪妈妈公路喂奶堵塞交通
听新闻
[报摘]多措施并举 撑起北京奥运平安伞 
[报摘]江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纪实 
[报摘]人文北京迎奥运 
[报摘]中国资本市场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报摘]特别报道:北京欢迎你 
[报摘]各国运动员整装待发 
更多>>
中广评论
·质疑:“沙湖”的“一元门票”
·看不见政绩的“厕所”
·房市萎靡不应只归罪于经济形式恶化
·“小人”的生存空间
·恢复五一黄金周乃民心所向
·捧“杀”与棒“杀”下的“小沈阳”
更多>>
热点专题
·甲型流感 广播联盟大会
·共和国从这走来 武隆救援
·宜兴陶瓷展 海西 湖北行
·重庆山体垮塌 向国旗敬礼
·上海车展 雪域高原格桑花
·博鳌论坛 马连道茶文化节
·缅怀 2009年清明节
·聚焦新医改 2009清明
更多>>
特别推荐
· 格桑日记之四十九:克松村 红色旅游的典范
· 格桑日记(五十二)蔬菜大棚培育藏家新生活
· 格桑日记(五十一):采撷格桑花(十五)
· 格桑日记之五十:采撷格桑花(十四)
· 格桑日记之四十八:采撷格桑花(十三)
· 黄河生态调查第四篇:黄河的健康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黄河生态调查第三篇:科学发展模式催使“困龙”变“飞龙”
· 黄河生态调查第二篇:黄河生态的可逆之喜与可怕之忧
· 黄河生态调查第一篇:治河新策为大难黄河带来福音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