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要看青铜器,就得来宝鸡

2017-09-18 17:14:00来源:大秦之声
  今天是2017年9月18日,星期一,农历七月二十八,西安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29℃,多云转晴。
  “要看青铜器,就得来宝鸡!”9月15日,在宝鸡市旅游参观的河北游客王先生激动地说道,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世界闻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了解商、周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青铜器是重要载体。宝鸡境内近百年出土青铜器尤盛,宝鸡青铜器数量多、精品多、铭文多,在中华文明中熠熠生辉。如此之多的“国之重器”重现光芒、专家得以揭秘,其中也得益于宝鸡农民对青铜器文物的保护,对宝鸡青铜器考古史几乎都伴生着宝鸡农民“护宝”的故事。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青铜器之乡谱写“护宝传奇”

  青铜器发乎工匠,重于庙堂,立于祭祀,钟鸣鼎食、戎祀担当,现在宝鸡地区出土的青铜器饱含文化传承、文明基因。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是“青铜器之乡”,数万件青铜器在这里出土,何尊、逨鼎、逨盘、伯格卣、秦公镈、毛公鼎沉睡地下千年后重见天日,依然辉煌灿烂、精美绝伦,让后人肃然起敬。它们有的浑厚凝重,气势磅礴;有的制作精美、工艺高超;其中一些青铜器铭文为研究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提供了重要实证,研究价值极高。

  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必看镇馆之宝“何尊”。院长陈亮介绍,“何尊”1963年出土于宝鸡市贾村镇,是我国西周早期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器。是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尊内底122字铭文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凡观“何尊”者无不喟叹感慨。

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何尊”

  陈亮说,自2010年9月28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对外开放以来,馆藏文物13000多件,其中青铜器7000多件,青铜器中20%多来自宝鸡农民“护宝”,他们这种保护文物的意识和行为值得尊重和点赞。

  陕西省对群众保护文物作出贡献者都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2003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政府在中华世纪坛、首都博物馆、国家博物馆3次举办陕西农民保护文物成果展。2003年至2013年,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政府、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政府先后在宝鸡市农民发现保护文物的所在地9次召开表彰大会,发放奖金57万元;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政府还组织护宝农民赴国外考察,为健在的护宝农民树碑,这些在全国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重要举措,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引导和召唤出了更多的人自觉加入到保护文物的行列。

  爸爸说发现文物要交国家

  周秦核心的凤翔、岐山一带地下埋藏富集,尤以青铜器众多,农民在农田耕作、盖房打井,甚至暴雨冲刷、山体滑坡、取土填方时都可能遇见青铜器重见天日,宝鸡一带农民动土,亲戚朋友都会嘱咐:说不定一不小心挖出一座古墓,挖出文物。?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馆长郝明科介绍,宝鸡农民“护宝”传奇、故事颇多。

“护宝”农民徐海军(右)讲述兵器类青铜器发现过程

  2003年1月,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王勤宁、张勤辉等5位农民发现27件窖藏青铜器,主动保护、上交,5位农民当选了“2003年度中国杰出文化人物”。今年9月15日,王勤宁、张勤辉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指着复原场景回忆当时情景说,当时他们5人在承包土方施工时,一锄头挖下去,听到有“空壳子”的声音,掏出一个洞后他们感觉挖到文物了。5人商量后,用泥土把洞盖上,留人守护,有人马上去向文物部门报告情况。王勤宁告诉记者,当时严守秘密,就是怕别有用心之人起歹意、有贪图之心。虽然这些农民并不一定认识青铜器铭文、识别文物的等级,但是保护现场、保护文物是他们第一反应。最终文物得到妥善保护,27件窖藏文物被专家誉为“21世纪第一次重大文物发现”,价值连城、轰动一时。

  宝鸡市渭滨区的徐海军是第一个发现兵器类青铜器的农民,他回忆,2012年他路过农田时,一台挖掘机施工,他听到挖掘的声音不一样,上前查看后感觉像是挖到了青铜器,立即叫停施工,随后专家鉴定果真挖出的是青铜器文物。

  宝鸡市渭滨区石嘴头村的张亚兵2012年在开挖掘机取土装车时发现掉下一个像铁一样的东西,他立即向文物部门报告,经专家鉴定竟然是国家级文物。他说,从小父辈就告诉他们,发现“宝贝”(青铜器)要交国家。

眉县杨家村5位农民发现27件窖藏青铜器情景再现

  仅2003年到2014年,宝鸡市凤翔、陈仓、金台、扶风、眉县、陇县、渭滨等县区连续涌现了26起农民自觉保护文物的先进事迹,出土文物633组827件,其中不乏国宝级精品,可以说,我国青铜器考古成就与宝鸡农民发现、保护的自觉行为密不可分,考古学者评价,农民自觉保护文物的平凡壮举与“国之重器”一样价值连城。

  尊重、敬畏祖先留下的器物,宝鸡农民发现并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令一些考古、历史专家感叹不已。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陕西历史博物馆原馆长周天游表示,周、秦故地宝鸡文物十分丰富,一直有农民一锄头下去能挖出国宝的说法。近百年来,窖藏青铜器几乎都是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发现的。一定意义上说,宝鸡农民护宝功不可没。

  农民“护宝” 守望的是精神家园

  宝鸡青铜器出土有如此规模、价值,离不开当地农民提供线索,自觉“护宝”。面对盗墓分子的威胁、文物贩子的诱惑,宝鸡农民的选择让世人尊重。周天游表示,宝鸡农民的“护宝”意识不是偶然,是一种传承、情结,不计报酬,更让人敬佩。

“护宝”农民王勤宁讲述青铜器“逨盘”发现过程

  从2003年宝鸡市青铜器第五次大规模发现、发掘开始,文保单位对群众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文保知识宣传,形成了村、镇(乡)、县(区)、市向省、国家报告青铜器等文物发现、保护、发掘的应急机制。村镇设置文保员专职负责督查,规定基建施工、取土范围,最大限度保护文物。

  宝鸡农民“护宝”代代相传,离不开他们家风家训的传承、教育,离不开把文保知识、普法知识写进课本,让“护宝”故事代代相传、妇孺皆知,离不开宝鸡市积年累月的文物保护、普法宣传,离不开对盗掘文物的威慑、法律制裁。

  宝鸡农民“护宝”、守望家园的精神会世代传下去。

  今日新闻推荐

  1.全国“双创活动周”西安会场启幕

  2017年全国双创活动周西安会场日前在“西安创业大街”启幕。据悉,全国双创活动周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这是西安第三次作为全国双创活动周的8个创新示范城市之一和8个分会场之一参与全国双创活动周。

  2.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决出冠亚军

  经过两小时的精彩对决,9月17日晚,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全国总决赛决出冠亚军:浙江大学“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摘得桂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ULBrain机器人视觉解决方案”项目获得亚军。此次总决赛陕西高校共有八个项目获得金奖。

  3.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在榆林市开幕

  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日前在榆林市开幕。据了解,陕西省艺术节从1987年开始已成功举办七届,是该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艺术盛会。本届艺术节共展示54台剧目和80件群众文艺作品,将于10月5日闭幕。

  4.陕西省229万名学生受益于营养改善计划

  据陕西省教育厅消息,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目前已覆盖全省7928所农村中小学,229万名学生受益。陕西省教育厅要求,到2017年底,全省农村中小学要全部实行学校食堂供餐。

  5.陕西省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国第二占全国10%

  面对全国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陕西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50.7万辆,其中陕西新能源汽车产销4.86万辆,接近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

  6.国网陕西电力全面完成经营区内农网升级工程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从2016年起至2017年9月15日先后投资8.03亿元,完成经营区内全部1035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的改造升级;投资3.89亿元,完成1897个自然村(含1148个贫困村)的动力电不足改造;投资1.01亿元,完成全部2201眼农田灌溉机井通电及改造工程。

  7.汉中市留坝县被定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汉中市留坝县日前被环保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也是陕西目前唯一申创成功的地区。

  8.西安市领取失业金期间创业可领补贴2000元

  据西安市人社局消息,西安市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自主创业、合伙经营且正常经营可领取失业人员创业补贴。符合创业补贴条件的,每名失业人员可领取创业补贴2000元。

  9.“延安大剧院”设计方案获国际大赛金奖

  第九届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获奖名单近日揭晓,由延安大剧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担纲设计的“延安大剧院”作品荣获金奖,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金奖作品。

  10.黄帝陵文化公园开建

  黄帝陵文化公园日前开建,计划三年建成。公园“祭祀区”将通过文化标识点亮、文化内容植入、轴线节点强化、整体环境提升等方式丰富祭祀文化内涵。“寻根区”将用更加生动和多样的手段,全面展示黄帝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髓。

编辑: 舒隆焕
关键词: 宝鸡;青铜器

要看青铜器,就得来宝鸡

“要看青铜器,就得来宝鸡!”9月15日,在宝鸡市旅游参观的河北游客王先生激动地说道,宝鸡出土的青铜器世界闻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了解商、周文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青铜器是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