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科技+公共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2017-04-20 20:46:00来源:上观新闻

  原标题:“科技+公共文化”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从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到区县文化馆及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交出了一张特色鲜明的成绩单。

  城市生活,离不开公共文化的装点。记者从4月19日召开的2017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获悉,作为“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2016年,上海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在硬件设施、文化底蕴与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深耕厚植,交出了一张独具特色的成绩单:上海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为基础,统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同时利用数字化科技,推动“科技+公共文化”的创新发展,大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场馆设施,为公共文化提供服务空间

  文化设施、场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十三五”期间,上海共有20多个市级文化项目将陆续完成建设和设施功能升级,并将新建、改建、扩建40多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2016年8月,刘海粟美术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与中华艺术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起,为市民精心提供优质的美术作品展。2016年10月,上海国际舞蹈中心正式运营,上海的舞蹈空间进一步拓展。此外,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选址人民广场历史风貌区,预计2017年开放。2016年在建和投入使用的文化设施,与正在改建的上海宛平戏曲中心、上海越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马戏城中剧场等项目,以及确定落户浦东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将进一步完善上海公共文化设施的空间布局。

  除了剧院、美术馆等设施,上海目前共有博物馆126家,各级公共图书馆238家,区级文化馆24个,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26个,农家书屋更是上千家。公共文化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上海市民可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与文化不期而遇。

  文化底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肌理

  有了公共文化设施,还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填充城市空间。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以“文化引领市民素养”为主题,一如既往地“365天永不落幕”,6万余场活动贯穿全年,3000多万人次的上海市民在市民文化节中熟悉上海,体验上海的文化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创造性转化是市民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例如,去年举办的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从“赛、展、演、会、课”多个角度,探索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历经千年传承,仅靠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完成的剪纸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在剪纸主题、工艺、材料上有了新变化;剪纸作品通过设计师的巧手,化身抱枕、屏风,装点市民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明的瑰宝。2016年5月1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非遗保护与活态传承进入市民生活。6月的“文化遗产日”,全市举办非遗展示、体验等活动近200项,是非遗活动最为丰富的一年。在主会场刘海粟美术馆新馆,“致敬匠心”——2016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上海非遗系列活动热热闹闹,非遗手工艺课堂、连环画专题展、创意集市等互动活动,使市民在体验中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非遗在市民的好奇心中悄然传承。

  科技创新,促进公共文化供需对接

  科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后盾,利用数字化科技,上海公共文化服务拓展服务半径,“点单”配送更为精准。

  2016年3月,“文化上海云”正式上线,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省级区域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平台。时至今日,这朵飘在城市上空的“文化云”覆盖了市、区县和街道乡镇共400多家文化馆、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集合了全市主要的公共文化活动信息。市民抢票、购票,获悉文化活动信息,更为简单便捷。

  目前,“文化上海云”每月发布活动4000场,服务人次超过1000万。海量的公共文化信息也形成了真实可靠的公共文化大数据,市民的文化偏好差异一目了然,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

  图书馆是书籍珍藏的宝库。为了推动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上海图书馆建立完善“一卡通”服务体系,并着力打造移动数字阅读服务。图书馆加大微信、微站和手机客户端数字阅读推广力度,在原有电子书“微阅读”品牌基础上,推出电子期刊“微文堂”品牌,已累计推送“微阅读”45期,推送图书270多本。

编辑: 唐奇云
关键词: 公共文化;文化底蕴;文化设施;服务半径;文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