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民和9月24日消息(记者 樊永涛 通讯员 谈林明)搞防汛工作需要过人的心理素质,需要胆识和魄力。今年40岁,军旅出身,现任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防汛抗旱服务中心主任的赵国胜个子不高,敦厚沉稳,眉宇间时常锁着一份担忧,一份责任。

引子

2021年7月27日,民和县。上午9时许,正在马家河水库检查工作的赵国胜突然接到米拉沟水利管护所所长马杰打来的电话,心里不禁“咯噔”一下。

“赵主任不好了”,马杰气喘吁吁的说。“李二堡镇窑洞村一社村民屋后山体滑坡,房屋倒塌困住了人,该段人饮主管道断裂……”

“请你们立即报告李二堡镇政府,关闭自来水进水闸门,将核桃庄氟改水人饮工程退水闸全部打开,进行退水,同时迅速营救被困人员,米拉沟灌区抢险队立即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和应急措施,我马上给陈局长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领导汇报”。接到电话,赵国胜第一时间迅速作出反应。

受当日强降雨影响,窑洞村发生山体滑坡,六间房屋倒塌,被困人员救出后送医院,滑坡导致核桃庄氟改水人饮工程主管道断裂,李二堡镇窑洞、塘尔垣等12个行政村1434户7185人停水。

10点30分,赵国胜带副主任赵万明和专业技术人员马玉英选择最接近的黑山沟山路赶赴现场察看灾情。根据现场情况,赵国胜立即组织专家会商,安排米拉沟灌区抢险队组织机械、材料、管材、配件,并勘查改线管线进行抢修,以保证3天内正常通水,确保群众用水安全。

波澜

心里“咯噔”一下,已成为赵国胜的工作常态,半夜时常惊醒也已成为一种习惯。尤其在“七下八上”的汛期,天上打雷下雨,就会绷紧心弦。

2019年汛期,受黄河上游持续降雨及龙羊峡水库泄洪影响,7月4日,民和县炳灵水电站库区所在的中川乡金田村段防洪堤坝左岸出现近70米的塌陷险情。河水不断吞噬堤岸,缺口不断扩大,现场惊心动魄,如果不紧急采取措施,会造成下游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是赵国胜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赵国胜说,当时看到现场情况,确实惊出了一身冷汗,心想一定要不顾一切堵上决堤,一旦水势失控,黄河改道都有可能。千钧一发之际,为了堵上决口,即便是连车带料都投进去也在所不惜。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灾情就是命令,那一刻,在青海全省防汛工作平台和防汛工作群里,指挥部和各成员单位密切关注险情、协调配合提供支援,在抢险一线,党员突击队员冲锋在前,抢险队员义无反顾。由于预警预报及时准确,前期砂石料、铅丝等抢险物资保障和抢险技术支撑,为后续抢险赢得了时间。相继,青海路桥、青海水电工程局、民和水电开发公司、积石峡灌区抢险队等单位近300多人、60多台工程机械快速进入现场,昼夜运转。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不眠奋战,修筑完成了底宽18米、高7米、顶宽6米多的M型防护围堰,并对塌陷堤坝进行钢筋笼混凝土浇筑加固。

加固河堤 (央广网发 青海省水利厅供图)

险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奋战了三天三夜的抢险队员刚松下一口气,7月8日夜里11点40分左右,黄河边上传来刺耳的险情警报声,这是整个抢险过程中第六次拉响警报。抢险指挥部和抢险队员刚刚松懈下来的心弦再次紧绷,他们知道已经发生了等不急的险情。

当抢险队员们飞奔到现场,原本已经混凝土浇筑加固的堤坝再次出现塌陷下沉,黄河水开始倒灌。危急时刻,指挥部迅速调集十多车混凝土砂石料和五六车片石进行填堵加固。抢险工作从8日夜里11点多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5点多才控制住险情,累计投放混凝土、砂石料350多方、片石200多方。险情终于得到控制,堤防更加牢固。一场与洪水猛兽的生死搏斗终于取得胜利,在黎明的曙光中迎来一方水土的安宁。

“当时现场巡查发现裂缝,正用对讲机给指挥部报告时,眼前近60米的黄河堤岸突然塌陷,转眼间就被河水吞噬得无影无踪。”直到现在赵国胜还心有余悸,还会梦见自己使劲摇着警报器在黄河岸边奔跑。

一颗勇敢的心也会心有余悸,是因为不想看到老百姓遭灾遭难,侠骨柔肠同样源于使命担当。民和县防汛工作特殊,既要看紧黄河,也要保湟水河的安澜,防汛工作任务艰巨。2019年黄河险情刚完,2020年汛期湟水河上新的危机又扑面而来。

今年7月,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窑洞村发生山体滑坡。 (央广网发 青海省水利厅供图)

2020年8月28日至8月29日,民和地区受强降雨影响,湟水河水位上涨,流量达到457m3,湟水河东垣渠进水,引水口和渠道受损,干渠淤泥791米,严重影响下游群众的安全。同时,湟水河北山小区段防洪堤塌陷三处86米,享堂段防洪堤受损1200米。险情接踵而至,更要临危不乱。一边要预警抢险,一边要迅速转移下游群众,赵国胜和同事们又一次冲进了雨幕之中。

“随着气候变化,防汛形势也越来越严峻,我们还经历了历史上从未遇到过的冰凌险情。”

赵国胜说,受冷空气影响,民和县气温持续偏低,今年1月7日清晨气温达入冬以来最低值(-19℃),湟水河、大通河冰凌淤积、河道堵塞、河水四溢,出现大面积冰凌,如不及早采取措施,就会危及民和县投资1.2亿建设的第四水源工程。时不我待,刚上任不久的县水利局局长陈雪忠带队迅速组织抢险设备开展险情处置工作。挽起裤管钻进冰冷的洪水中,二十五名抢险人员不分昼夜,及时修复电动吊机,架起4台大功率抽水泵,将泵房内大量进水抽至河道,3台电机按照指定时间迅速拆卸吊出,并及时浇灌进水通道,用编织袋、水泥、砂石等对泵房四周进行围堵。1月的高原,地冻天寒,经过二十几个小时的全力奋战,使第四水源提升泵房脱离了淹没危险,确保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天网

“打雷闪电都不怕,强降雨山洪灾害村民们知道怎么撤离,我们不仅有锣,有广播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二维码,还有转移路线图,村里还设了两个紧急安置点。”民和县古鄯镇山庄村村民杨生福告诉记者。

今年,进入汛期后民和县水利局对78个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制作安装了山洪风险区公示牌、警示牌和转移路线指示牌,并对风险区的群众进行宣传和培训,让群众熟悉转移信号、转移路线和安置地点。同时,把民和县22个乡镇和126个山洪灾害防御村的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修订成了“一页纸”进行粘贴宣传,明确了责任体制、预警及响应、职责和分工、抢险救灾工作纪律。

“民和县共有山洪灾害防御系统预警平台1处,民和全县安装自动雨量站39处,预警广播126处,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和雨水情发展,积极与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持续加强沟通联系,及时发布水情、汛期信息,做好预测、预防、预报工作”。

赵国胜说,在做好山洪灾害群测群防方面,我们通过预警平台及时向各级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将乡镇和村级预案的预警组、转移组、抢险组等人员电话录入预警系统和微信群,换届选举后新录入防汛指挥部成员和民和县各村“两委”成员2010人的姓名和电话,成立了各乡镇和村委人员420人的防汛和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群。目前,通过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已发送预警短信2.5万多条,及时通过短信和微信发布水情、汛情信息,为提前转移、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作出准确判断。

今年汛期来临前,利用水利救灾资金买了1台50KW发电机,1台50KW发电机带水泵自动抽水机,这让赵国胜心里又踏实了许多。紧急抢险,少不了充实物资储备和强化应急管理。现在库房里集中储备了5万条编织袋、200条吨袋、200套雨衣雨靴,900件救生衣、手摇报警器、铜锣、100吨水泥、8000平方铅丝、300平方钢筋石笼等物资。这是赵国胜的“百宝箱”,是救人命的“乾坤袋”。同时,民和县312个村成立了312支抢险队和机械租赁公司签订了挖掘机、装载机和运输车辆备战协议,和砂石料厂签订了防汛抢险砂石料备战协议,和劳务公司签订了防汛抢险备战协议。各乡镇、村、水利管护所建立防汛和水旱灾害防御物资储备库房,分散储备防汛抢险备用物资,确保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

他们这些守夜人,只留下背影。 (央广网发 青海省水利厅供图)

赵国胜每次心里“咯噔”一下的时候,是在为民和县的河清海晏、风调雨顺担忧。而在全青海省范围,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守护着江河湖库的安宁。

“我们制定印发2021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了5个方面41项重点任务,全面覆盖青海省今年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指导各级水利部门逐项落实防范措施。”

“未雨绸缪,曲突徙薪”。青海省水利厅防御处处长谷建伟告诉记者,青海省203座水库均落实“三个责任人”和“三个重点环节”,汛期全部上岗到位,科学调度水库蓄泄,严控汛限水位,病险库全部降低水位运行或空库运行。青海40个县(市)的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全部覆盖,布设雨量站1192处,搭建监测预警平台40处,配备无线预警广播3547套,山洪灾害预警系统100%正常运行。落实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15201名,实现山洪灾害责任人包片负责和网格化管理。入汛以来,联合省气象局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9期,中小河流洪水预警4期、枯水预警1期。全省通过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发布预警信息4706次、预警短信127453条,未发生人员群死群伤事件。

同时,记者了解到,青海省多措并举织密水旱灾害防护网,进一步加强了水毁修复工作,消除度汛安全隐患。今年,针对玛多地震及前期强降雨损毁的水利设施,想发设法,筹集下达资金3170万元,确保安全度汛。

有人望着窗外的大雨紧锁双眉,有人在雨夜里打着手电筒查看大坝安全,有人彻夜值守监控平台,分析成千上万的信息数据,也总有人冲锋在惊涛骇浪的一线。“打雷下雨都不怕”,这句话是老百姓对防汛工作的肯定,他们有底气是因为穹顶之上有“天网”的保护,有很多像赵国胜一样的人站在前面。不忘初心担使命,做好防汛守夜人,也祝愿他们一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