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海频道
>
星阵
乡村振兴看青海|走进“土乡”看小康
张家盘绣园里,土族妇女赶工忙;磨尔沟村上,党建引领促发展;哇麻村头,农旅融合迈开新步伐;磨尔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宝军告诉记者,这几年,磨尔沟村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为契机,实施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依托哇麻古台景区生态旅游资源,哇麻村通过能人带动、项目支持,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深入推进农旅融合,迈开了乡村振兴的新步伐。
2022-05-17 08:08
奋斗者·正青春|青海湖畔风雪护路人
茫茫青海湖,寒冷风雪天,他们坚守青藏铁路,驻守哈尔盖站,守护着高原铁路的安全畅通。
2022-05-16 07:48
青海三江源地区“爱心萌物”藏原羚频繁亮相
近日,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当地融媒体中心记者拍摄到十几头藏原羚活动的画面。画面中,藏原羚时而啃食着雪融化后裸露出来的枯草,时而在草原撒欢追逐奔跑嬉戏。据不完全统计,班玛县所存在的藏原羚约有十几个种群近百余头,此次拍摄到的藏原羚也是该种群中少部分。特别是在三江源地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栖息地范围进一步扩大,藏羚羊、雪豹、藏原羚、藏狐等以前罕见的野生动物,近年来经常出现在镜头中。
2022-05-15 08:18
青海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一期蓄水目标 开始全面发挥综合效益
近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一期蓄水目标。蓄集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全国172项节水供水工程之一,是海西州德令哈市巴音河干流骨干调蓄工程,坝址位于巴音河峡谷出口上游约6公里处,工程自2016年4月启动主体工程大坝施工到下闸蓄水,历时6年。对保护和改善巴音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的供水条件,提高电力能源供应,支撑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2-05-14 00:02
乡村振兴看青海|种下“江南花” 托起幸福路
5月1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达察汗乌苏镇东山根上村,引种的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9万株杭白菊种苗抵达村子,这是桐乡第三次向都兰县赠送优质杭白菊种苗。
2022-05-13 07:32
青海最大枢纽变电站开展为期45天隐患治理工程
“拉开75211隔离开关,检查后台机75211隔离开关位置显示由合闸位置变为分闸位置。”近日青海西宁,750千伏西宁变电站内,随着运维人员紧张有序地停电倒闸操作,750千伏五期母线设备隐患治理第二阶段工作正式启动。
2022-05-12 00:06
青海:引大济湟工程克服疫情影响全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
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克服疫情影响,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已持续40多天为海东市供水,有效解决局部旱情,保障了该市互助、乐都两县区农业苗灌用水。引大济湟工程是青海省内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作为构建湟水流域现代水网体系,将为青海东部100万亩耕地、300万人口的多民族地区提供水安全保障,支撑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2022-05-11 00:01
航拍青海|云中的巴颜喀拉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位于青海省中部偏南。视频拍摄地点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与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交界处。高空俯瞰下的巴颜喀拉山脉,有着别样的精彩。透过云隙,群山若隐若现,美不胜收。黄河起源于巴颜喀拉山脉。这里人烟稀少、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总体上不利于生命生存。但这恰恰确保了黄河源头自然环境的纯净,可谓一片净土。
2022-05-10 01:11
乡村振兴看青海|致富路上“葱”满希望
近日,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一垄垄大葱在艳阳下青翠喜人,葱农们进行大葱种植培土和施肥浇水,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在五十镇五十村,大葱的大面积种植,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许多就近务工的机会。目前,该镇大葱种植面积达1046亩,每亩预计可收入8000到1万元。
2022-05-09 00:16
航拍青海|黑颈鹤在果洛玛柯河“翩翩起舞”
近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玛柯河流域的佐姆沟,一对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高原特有鹤类黑颈鹤在草原上嬉戏、觅食、“翩翩起舞”。
2022-05-08 00:05
声音
习声回响
每日一习话
嗨!七点出发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