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护国寺中医医院专家:三伏天祛湿最当时

2018-07-27 17:19:00来源:央广网

  疲乏无力、头昏脑胀、面部油滑、浑身发粘、大便稀烂……您有这些症状吗?如果有,那就是体内有湿气了。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大敌。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顽固、可怕,该怎么应对呢? 我们特别邀请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主任吕晖和您说说。

  闷热三伏天,养生祛湿最当时!

  湿气是什么? 湿气是一种中医理论概念。中医认为,气候潮湿、食肉等是湿气的来源,湿邪过重则易伤阳气。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是最容易渗透的,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

  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

  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又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

  湿气在皮下,就形成肥胖,也是不好处理的健康问题。

  怎么判断自己湿气重不重?

  1起床时看感觉

  早晨起床时如果还觉得困倦、四肢沉重,尤其是小腿肚子发酸、发沉,手脚冰冷,人也懒得动弹,那就说明你体内湿气重了。

  2穿衣时看皮肤

  皮肤总爱起疹子,有时手脚患有小疱疹甚至脱皮,脸上、头发总爱出油,黏腻不舒服。

  3如厕时看大便

  大便经常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4洗漱时看舌苔

  “舌为心之苗,又为脾之外候。”如果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如果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

  5刷牙看恶不恶心

  有些人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不干不净的感觉,想吐痰也吐不出来,也是体内有湿气的表现。

  6看平时爱不爱动

  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缺乏运动,同时他们又常常会因为湿气重而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但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会导致湿气攻入脾脏,引发疾病。

  7吃饭时看胃口

  出现没有原因的胃口不佳、胸腹闷,容易拉肚子。脾湿导致的腹泻不一定是因为病菌,而是脾胃失和造成的,使用抗生素往往并没有效果。

  这些都是湿气比较严重时的表现,出现了这些症状,还是先要排除其他疾病,请医生进行诊断后再做处理。

  什么原因导致我们几乎人人都是“湿人”?

  1能吃多吃

  脾胃主运化,当饮料、食物进入人体之后,需要胃的消化和脾的运化才能共同完成对饮食营养的消化与吸收。如果我们每次吃太多食物或者每天吃太多次食物,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饮食中的营养没有被正常转化而化为水湿停聚体内。

  解决方法

  一日三餐,每餐八分饱。增加运动量,促进脾胃运化。也可以吃些大山楂丸配合。

  2嗜食肥甘

  当今社会,人们已不再是普遍营养缺乏的状态了,往往是遍尝各类美食,顿顿离不开肉蛋奶,甚至有的人属于无肉不欢。除此之外,很多人特别喜欢甜食。甜食在五味中属于甘味,中医认为甘味能补、能缓。如果我们的身体本身并不虚,还吃太多甜食,就会导致脾胃壅塞不通而影响运化。

  解决方法

  爱吃的少吃些,不爱吃的增加些。白萝卜、陈皮、荸荠常吃些。增加运动,促进气血运行,让运动激活被湿气困住的阳气。

  在夏季湿气盛的时候,如果没有到生病的状态又因湿气而状态差,喝一杯普洱茶,冲泡时配上几片新会陈皮,湿浊之气可一扫而光。

  熟普洱性温,能利湿、化痰、消食,尤其擅长消化肉食,再配合新会陈皮来化湿行气、助脾胃运化,堪称祛湿绝配。

  3过于寒凉

  酷暑难耐,很多人会选择开空调、喝冷饮、吃凉菜、冲凉,以冷来对付热。 但当你太过贪凉时,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舒服。外界的潮湿再加上过于贪凉,就会形成寒湿。

  如果空调或冲凉过度,则寒湿最易侵犯肌表而引起周身酸痛困重、或肩胛疼痛、或四肢关节疼痛肿胀。

  如果饮食过度寒凉,则寒湿邪气会直接侵犯脾胃,而导致恶心、呕吐、口淡无味、腹泻等问题。

  解决方法

  冲凉时可用温水代替冷水。夏季的所谓炎热,除了气温之外,就是身上因为出汗等造成的黏腻不适感。 这时候用温水洗净,你会发现同样可以获得清凉。

  4居处潮湿

  还有一些人的湿气源自周围环境。所处的环境常年潮湿阴暗,也会导致湿气侵袭人体而引起各种不适,尤其以周身肌肉、筋骨的酸困疼痛为主。

  解决方法

  首先应该尽可能多给室内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起来,可以达到“风能胜湿”的作用。室内的衣服、被褥都应该经常拿出室外晾晒。

  而对于已经发生的周身疼痛,则可以喝些姜汤来达到驱散体表寒湿的作用,必要时则应该到医院就诊,积极治疗风湿病。

  5缺乏运动

  越懒越胖,越胖越湿气重。要运动排汗,汗液的排出是减轻湿气的最好办法。但是很多人都习惯了久坐不动,这直接会导致湿气的加重。身体本该消耗的热量消耗不掉、本该排出的垃圾排不出去,后果自然可想而知。

  6熬夜

  熬夜也是导致湿气重的重要原因。熬夜给脾胃造成的伤害是很严重的,会让脾胃越来越虚弱。脾胃虚弱,脾的化湿功能就会降低,长期下去就会造成水湿在体内聚积。

  湿气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湿气重的人,容易得鼻炎、咽炎等。因为湿气阻滞了肺经,所以会引起鼻子不通气,咽喉部有痰堵着等感觉;其次,湿气停在肝脏时间比较久,就容易形成脂肪肝;停留在腹腔内脏,容易形成中心性肥胖;流注到下肢,可以形成下肢水肿;上到头部,会经常头晕脑胀、头脑不清醒;停在心脏会觉着胸闷、气短;混在血液中,就会有血脂高,有的还会出现高血压。

  国医大师路志正曾说:“湿非一病、百病兼之。”形象地说,湿是身体的垃圾,是粘滞的脏东西!体内有垃圾,必然影响身体整体的健康情况。比如,风湿性关节炎、湿疹、某些头痛、眩晕、失眠、高血脂、冠心病、中暑、痛风、泄泻、中风、高血压等等都与湿邪有关。

  中医祛湿有哪些好办法?

  01

  拔 罐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拔罐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淤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的作用。

  02

  运 动

  多运动是祛湿的好方法,也是免费的。通过运动排汗,达到祛湿气的效果。其实仔细观察,很多经常健身的朋友,皮肤都很好,而且身材好、精力旺盛。当然,既然是排汗祛湿,那也可以去桑拿和汗蒸,但一定注意不要受凉。

  03

  艾 灸

  艾是纯阳之物,能补元阳、散寒淤、通经络、补气血。艾灸作为一种自然疗法,温和而不伤身,以其温通之性,驱除人体寒气,快速恢复身体阴阳平衡,对付各种由寒凉引发的疾病自然不在话下。

  艾灸取穴:八髎穴、中脘穴、肚脐、足三里,采用隔姜灸,每天1次,每次每穴7壮,艾灸3天,休息1天;不方便隔姜灸的穴位,采用艾灸盒。

  04

  泡 脚

  晚上最好泡脚后再上床睡觉,不管是用艾草煮水、生姜水、花椒水,或者仅仅只是热水都可以,有温经通脉、温补肾阳的作用。经常泡泡脚,还有引火下行、滋阴的作用。晚上九点以后泡脚,以身体微热为好。

  05

  喝姜枣茶

  如果你有宫寒痛经、胃寒、手脚冰凉、脾虚湿重,可以在每天上午喝杯姜枣茶。三伏天喝姜枣茶,既能补体内阳气之虚以温中,又能助阳气发散以排寒。

  大家可以点击看我们之前发过的一篇文章,里面有几款姜枣茶的制作方法: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再加几样东西,效果就又不一样了!动手试试!

  三伏天是祛湿的好时节

  中医讲“冬病夏治”。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虚寒、肺气虚弱的人来说,三伏天是进行有效调理和治疗的最佳时机。三伏天,阳气最盛,可以使患者“培本”以扶住阳气,使患者阳气充足旺盛,增强抗病能力,到了冬天则可以减少发病或不发病,从而达到“冬病夏治”。夏天阳气旺,三伏天属阳中之阳,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能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俗话说“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扎针灸、拔火罐、隔姜灸、艾灸等等。可以先咨询医生,根据不同病症,在这些方法中选择一两种使用。

编辑: 宋雪

护国寺中医医院专家:三伏天祛湿最当时

疲乏无力、头昏脑胀、面部油滑、浑身发粘、大便稀烂……您有这些症状吗?如果有,那就是体内有湿气了。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大敌。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顽固、可怕,该怎么应对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