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家国七十年】梁晓声:一支笔,写家国

2019-08-20 09:05: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0日消息(记者赵初楠 李昊)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70年,一个新生的共和国缔造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史;70年,几代中国人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史。他们,生于1949年。七十载见证复兴,七十载家国同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策划——《家国七十年》,听共和国同龄人讲述家国史。今天推出《梁晓声:一支笔,写家国》。

  1949年9月,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那个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确定北平为首都,更名为北京;那个月,毛泽东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著名讲话,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同年10月,新中国第一份文学期刊《人民文学》创刊,第一任主编茅盾先生在发刊词中立下这样的信念:“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反映新中国的成长”。

  8月16日,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115万字的作品被誉为“五十年中国百姓生活史”,故事的字里行间,处处承载着他关于生活原点的记忆。梁晓声说:“我们这一代人我经常形容是扯着父母的破衣襟长大的。困难时期我们不但是口粮按定量,而且是每隔十天才能供应一次。到了第八天的时候,实际上就没粮了,就用那种面糊糊打一点菜粥。”

  梁晓声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新中国成立前,跟着闯关东的队伍,一路从山东老家走到哈尔滨。从“小三线”建设到“大三线”建设,父亲常年奔波在外,母亲带着他们五个兄弟姐妹,省吃俭用维持着清贫的生活。梁晓声说:“在我下乡之前,我很少看到和我一起从小长大的孩子穿过皮鞋。塑料鞋产生之后,那是很受欢迎的,夏天下雨可以当雨鞋来穿,到了10月底,班里的男生还会穿那个几条带的凉鞋,里边穿上棉袜子,因为家里还没买一双新的棉鞋。”

  解放初期,商品供应不足,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票证来分配商品。1955年,第一张粮票发行,肉票、布票、煤票……各种票证深深烙进了一代人的记忆中。梁晓声刚刚出了本新书,书名叫《从前那些事》,曾经的衣食住行都能在书中找到对应的情节。

  物质生活拮据的岁月里,目不识丁的母亲却“挺支持”儿子看书,怀揣着看书种下的善良温暖的种子,1968年,19岁的梁晓声踏上了北大荒的土地,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发表了第一篇小说《麦种》。

  上山下乡、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经历了风起云涌的大变革、大转折,每一步,梁晓声们都是亲历者,也是记录者。1974年,他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被推荐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编辑,开始大量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文学创作。梁晓声说:“我的作品可能写得更多的是好人、有品格的人,而且最后就会得出一个人和时代的关系。在那个时期,一个青年应该多给周边的人同情和温度。”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步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大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职工,不得不面对下岗再就业的艰难选择。这也是梁晓声的家人们当时的困境。梁晓声说:“两个弟弟就有两个弟媳,妹妹就有妹夫,六个人中有四到五个下岗的,在那种情况下,我们用书信互相抱团取暖,提升坚持的能力。”

  时代巨变的洪流中,梁晓声开始“一笔写小说,一笔写时评”。以《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为代表的一批时评作品,剖开社会问题最深层的肌理。

  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去乡下采风,一路走来,变化都看在眼里。梁晓声说:“我曾经跟儿子有一段对话:问你将来参加工作了,我们是有能力给你买一辆新的自行车的。也可能我们这样的人家一生都不会有私家车,你不能想到仅仅20年之后满大街都是车……我在一个月前到了安徽,进到大别山的腹地的时候,房子是新的,都是二层的,尽管是山里人家,要有沙发,还要挂壁画,还要铺地板砖。周围的环境也很美。”

  “千里江陵一日还”已是生活的日常,乘高铁、坐飞机,梁晓声喜欢靠窗的位置,日新月异的变化会扑面而来。梁晓声说:“和最近几年对比起来太强烈了,原来这座城市像一本书,后来你突然发现这书翻开了,它的版图扩大了一倍,新区都很漂亮,再后来已经不是翻开一本书,几乎像一个拼图展开的规模。”

  2002年,梁晓声从电影制片厂来到北京语言大学,成了一名教授文学课程的大学老师。他关注“以文化人”的影响力,用父辈的责任感,传递关于“善良”的教诲。

  “国”者,大“家”也。亲历了新中国发展壮大的每一步,参与了时代进步交响的每个乐章,梁晓声坦言,爱国之于他们这一代人,是发自内心的情感必然。

  梁晓声说:“我们只有一个国,不论贫穷还是富有,不论这样还是那样,我的国,我永远爱你。”

编辑: 杨璇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