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国家煤矿安监局公布《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 能否破解矿难难题?

2019-01-14 07:14: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14日消息(记者刘涛 李思默)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北京时间1月12日下午4点半,陕西省神木市百吉矿业公司百吉煤矿发生井下事故。经核查,当班入井矿工共87人,事故发生后66人安全升井,21人被困井下。截至昨天,救援工作已基本结束,21名被困矿工全部遇难。

  发生事故的百吉煤矿地处陕西榆林神木市永兴办事处小寨村。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陕西省煤炭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局批准核定,百吉煤矿年产90万吨。

  昨天(13日)中午12点35分,在事故中遇难的21名矿工遗体已全部升井。

  目前,事故发生的原因还没有公布。在事故现场坐镇指挥的陕西省省长刘国中要求,要深入耐心细致地进行善后处置,全力配合国家有关部门、依靠专业力量彻底查清事故原因,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置进展,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问责。要举一反三,进一步严查全省煤矿安全隐患,同步做好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各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应急值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有关此次事故调查的最新进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

  多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的地位,煤炭资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维持在60%-70%,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与此同时,煤矿由于灾害重、风险大,生产过程中下井人员多、危险岗位多,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让人们时常为煤矿从业者的安全“提心吊胆”,更成为影响社会整体公共安全和稳定的短板。

  发生事故,必须查明原因,人命关天,必须从严监管。而除此之外,如何推动煤炭工业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升级、降低安全风险,一直是人们思考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智能化”的时代下,机器人代替人们从事一些生产活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煤矿业是否也可以让机器人来“加入”呢?

  事实上,在我国煤矿从业人员中,从事采煤、掘进、运输、安控等危险繁重岗位人员占比在60%以上,是目前最迫切需要开展“机器换人”的高危行业。为此,国家煤矿安监局近日制定公布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重点研发应用掘进、采煤、运输、安控和救援5类、38种煤矿机器人,对每种机器人的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那么,智能煤矿究竟能否破解“矿难”难题?技术上有哪些问题还有待解决?

  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机器人协同推进中心主任孔晋华介绍,发布《目录》的目的,是引导煤炭企业、科研机构、机器人制造企业和全社会参与研发应用,把握煤矿安全需求重点,鼓励创新创业,力争尽快在煤矿机器人技术上有新的突破。

  孔晋华表示,发布《目录》旨在鼓励和支持煤矿企业、科研机构和机器人制造企业精准研发,避免重复性建设。《目录》指明了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方向和战略目标,以需求为导向,推进煤矿企业与科研、院校、机器人生产研发企业开展跨界合作,促进产学研用各个主体共创共享发展格局。

  面对煤矿灾害重、风险大、下井人员多、危险岗位多等情况,我国也在积极研发应用煤矿机器人,来相应减少井下作业人数、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减轻矿工劳动强度。但由于研发起步晚、限制多、人才匮乏,当前我国煤矿机器人在技术上还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孔晋华说:“国外企业具备井工开采机器人的研发技术,相对来说比国内要有一些优势,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方向发这个《目录》引导大家来关注和研发,同时又防止过度开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也申报了几项‘卡脖子’的技术,什么叫‘卡脖子’技术?就是国内有这些技术的研发,但是研发的实力和效果还达不到国外相关技术的状况和精细程度,尤其是稳定性和精准度。”

  有分析指出,由于井下作业具有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一旦机器人出现故障,不仅会造成巨大损失,还可能引发事故,因此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十分重要。但在当前,不管是结构的可靠性还是系统控制的可靠性,我国的研究成果还较少,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来反馈。

  去年9月3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19年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将煤矿智能装备推广应用纳入30亿国债资金支持范围,支持煤矿推广应用智能装备,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和智能装备替代高危岗位作业。

  孔晋华表示:“把智能装备和煤矿机器人的相关内容纳入到这30亿国债资金,这就是其中我们做的一项工作。我们可能不是直接给企业研发经费,我们鼓励他们遵循市场导向,企业亟须解决这个问题,或者亟须这款机器人的研发,可以和煤矿机器人的生产企业以及科研单位联合开发,我们争取一些政策上的扶持来支持他们,包括一些后续的申请、一些立项,我们可以多做一些扶持的工作。”

  孔晋华表示,国家煤矿安监局将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制定标准,支持煤矿企业与国内外科研单位、机器人制造企业开展合作,为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营造良好环境。对组织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的企业和单位提供相关政策和信息服务。煤矿机器人协同推进中心要及时了解并发布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新进展,并协调解决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编辑: 张潇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