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今日聚焦 > 正文

兆林分享:经济学鬼才史蒂芬·列维特
2013-01-11 15:03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丁兆林:今天要与您分享的管理智慧,继续我们曾经谈到的经济学的鬼才史蒂芬·列维特的那本《魔鬼经济学》。这个列维特对于一些管理和社会的问题会用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让人感觉完全颠覆以前那些想法。比如说在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上,大多数的法学、社会学这样一些学科都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把青少年罪犯看成是异常人,把犯罪的成因归结为犯罪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他们认为青少年罪犯没有道德观念,冷酷无情,不考虑作恶可能导致的惩罚。

  但列维特有不同的看法,他用一种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稳定偏好为核心的经济学方法来解释青少年的犯罪行为,这些听起来感觉很专业,但是他有他不同的一个认识。他认为这些青少年罪犯也都是具备完全理性的经济人,这个经济人不是明星的经济人而是会算帐的经济学的经济人,他们也会进行系统的成本收益的权衡。

  列维特曾经对街头贩毒团伙的财务状况进行了分析,他检验了青少年参与贩毒行为的收益最大化的权衡,对那些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青少年来说,贩毒团伙提供的工资看起来比较高,这样就成为他们入伙的理性选择。但事实上入伙之后,这些低级成员的收入其实是要远低于从事合法活动的收入,而且承担的风险更高,似乎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列维特认为这并不违背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一方面低级成员可以兼做一些临时性的合法工作以获得较高的总收入,另外一方面犯罪团伙头目的高收入水平会成为低级成员激励和目标,这样的话这些青少年会继续在这些团伙中待着。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恰,恰是这种理性的分析让青少年决定了是否跟着这些犯罪团伙走。列维特就建议,如果说提高合法工资收入水平的话,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这些犯罪团伙就是一个釜底抽薪。

责编:杨雁霞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