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5月13日消息(记者韩雨晨)“通武廊”地相连、文同脉、人相亲,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区域。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教育局与北京通州、河北廊坊教育行政部门凝心聚力、务实笃行,共创资源融合,共育各类人才,共建文化精品,取得了积极成效。

武清区教育局局长刘洪生告诉记者,武清区“走出去”精准对接,开拓教育协同发展新路径。三区市着力推动教育协同发展扩容提质,签署新一轮《“通武廊”三区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共同组建12个基础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及1个职教联盟、1个特教联盟、1个幼教联盟,涵盖三地63所学校,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先行示范效应逐步成形。三地互派干部教师交流学访,共建教育实习基地,联合开展“高级研修班”,选派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跟岗研修,打造引带式交流培养模式,推进区域教育协同持续纵深发展。

2023年,第五届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论坛在武清区成功举办,武清区以国家级教育交流论坛呈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丰硕成果,促进“通武廊”区域合作“深融合”。武清区还举办“通武廊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京津冀携手共进——学前教育培训”“通武廊”心智培育心理护航专题培训、京津冀陇协同提质“强师之师”大讲堂等系列活动,持续做深做实“通武廊”区域教育合作,同时承办了2023年“中银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梯保养与维修赛,紧抓国家级赛事承办契机,充分发挥天津职业教育高地优势,为京津冀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此外,我们‘拓合作’共建共享,激发教育创新发展新活力。”刘洪生说,三区市做好线上到线下的融会贯通,线上线下融合开展网络研修班培训、中小学同课异构等活动45次,共计6000余名教师、1.5万名学生参与;做好教学到科研的齐头并进,建立通武廊教育科研合作联盟,开展教育科研互动交流活动90余次,武清区教育局与廊坊市教育局联合开展教育部心理健康课题合作研究;做好活动到文化的交流交融,联合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艺体竞赛、文化经典诵读等活动100余次,参与学生2万余人,多领域、多形式、多举措促进三地教育文化共融。

编辑:褚夫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