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意味着我们技术工人将有更大的舞台,更多的机遇。”不久前,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兵器西北工业集团的钳工高级技师张新停从北京返回西安,深入企业一线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用接地气、有温度的话语传播党的好声音。

三十年兵工赤子 立志用一技之长报国

当国歌奏响,听到“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张新停泪流满面。“被国家和人民肯定,一切付出都值得了。”回忆起参加党的二十大的场景,张新停仍然激动万分。

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和闭幕后,分别开启了“党代表通道”,张新停等38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党代表走上通道,与媒体近距离“面对面”交流,讲述新时代产业技术工人的风采,展示“大国工匠”的自信与自豪。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技能型工人,张新停把“实现技能报国”作为个人价值目标。“军工人就是要精益求精、破解难题,敢于攻关,这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张新停的工作是制作测量工具,精益求精在岗位上践行好工匠精神是他的初心和使命。

“一个人技术再好,也只能为企业贡献30来年,带出一个好徒弟,就等于使我的工作时间延长了一倍,带出一个好团队,就为企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钳工和高技能人才,以他领衔的工作室于2013年成立。工作室先后完成攻关项目110余项,取得55项经济创新成果。其中,3项获“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铜奖”、11项获“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法”、3项获发明专利,为企业创造效益2800万元。

从“陕西首席技师”到“全国技术能手”;从“三秦工匠”到“大国工匠”;从省市劳模到全国劳模……今年48岁的张新停,在钳工岗位上工作了30年,用青春书写了技能报国之路。

凝聚奋进力量 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在西北工业集团党委的组织安排下,11月初,试制分厂一线职工和职工创新工作室联盟成员单位的职工代表们聚集在“张新停创新工作室”。张新停与工友们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分享了自己的参会感受,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基层最前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对此,张新停深有感触,“我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切身体会到了党和国家对技能人才、产业工人的重视,对一线劳动者的关怀。”

张新停十分关注制造业发展,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他表示,科技不断进步,产业转型升级,让产业工人、技能人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加强学习、不断进步,主动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匠转型升级,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张新停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扎根祖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要深刻领悟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要求,坚决履行好新时代新征程兵器工业的使命任务。将利用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工作室,继续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技能人才,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推动制造强国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与力量。

西北工业集团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中发挥大国重器“顶梁柱”的作用。近两年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20余项,军品实现型号/军贸立项17项、设计定型18项;民品10立方水工型搅拌机填补了我国超大方量搅拌机制造技术空白,机器人减速器被列为广东省第五批重大科技专项,锻造态超高性能钨合金棒坯等加工技术实现新突破。2021年较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60%、净利润同比增长67%、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20.30%。

从社区到田间地头,从机关单位到企业车间,从学校课堂到群众团体……张新停还在持续深入和身边党员干部、群众一起学习、交流党的二十大精神。截至目前,张新停已经参加20余场宣讲活动,在政府企事业单位掀起了学习热潮,让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赫/文 窦翊明/图/视频

编辑:王祎萍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