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西安市召开202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总结表彰大会,高陵区荣获“争先进位奖”。

2022年,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陵区委、区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三件大事”,聚焦“六个打造”,扎实推进“一二三六”发展思路,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稳经济、战疫情、保民生、护稳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步履铿锵,国家中心城市主城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实力高陵”成色更足、基础更实

中国丝路国际高端食材加工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央广网发 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8.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7%,民间投资增长61.2%;15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5%;全年新引进投资额20亿元及以上省际合同项目1个、10亿元及以上1个、1亿元及以上3个;兑现工业、服务业奖补资金1434.7万元,留抵退税4.42亿元。

“开放高陵”步子更大、活力更强

高陵区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11.67亿元,新增国家级、陕西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3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03家;吉利汽车产值过百亿元,蓝晟新材料、优露清等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瞪羚企业;全省首推“勘验即发证”改革,被国家发改委宣传推广。

“大美高陵”品质更高、颜值更靓

高陵区泾渭分明景观(央广网发 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泾渭分明从“老面孔”变成了老百姓观光休闲的打卡“新胜地”;创建3个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街区,完成14处口袋公园、游园建设,打造集功能、绿色、文化、形象于一体的鹿苑大道示范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12天;新增、改造提升城市绿地面积50.9万平方米,绿道14.5公里;建成7个行政村51000米污水管网,整治29处农村黑臭水体。

“幸福高陵”温度更暖、反响更好

新建、改扩建学校21所,新增学位9330个;高陵区医院120急救指挥中心、高陵区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全面启动,疫情防控“四字诀”经验、“一三五”工作法受到陕西省政府肯定;新建8个“高·幸食堂”老年人助餐送餐点;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971元、20654元。2020年以来,高陵区群众综合满意度连续3年稳居全市前三。

“文明高陵”品牌更亮、影响更广

杨官寨遗址博物馆(央广网发 西安市高陵区供图)

全区建设完善文化馆总馆1个、分馆10个,图书馆总馆1个、分馆12个,街道综合文化站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03个,文化礼堂20个;建成高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提升改造7个街道实践所、115个村(社区)实践站、13个主题实践基地;高陵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入选西安市首批“十百千”示范工程,全区文明村镇创建覆盖率达85%。

“和谐高陵”氛围更浓、内涵更深

全区实施“平安护区”行动,建立“1+7”工作体系,连续三年被评为省市平安区(县);探索建立“1133”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形成“1+8+0”新调解模式,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到99.8%;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2022年高陵区食品药品安全群众满意度测评位列西安市第一。

党的建设主题更明、根基更稳

高陵区构建“1+5”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创建“泾渭红·陵聚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大力实施“万千行动”,组建“1+1+N”干部人才下乡村帮扶团,在西安市首批实现驻村干部全覆盖;通远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成功通过陕西省委组织部评估验收;开展“转作风、强担当、抓落实、促发展”干部作风整顿教育,改进干部作风公众满意度排名全市第一。

2023年,西安市高陵区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紧扣“一二三六”发展思路,承接“北跨”,奋力而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陵实践,奋力谱写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主城区新篇章。(西安市高陵区供稿)

编辑:陈锵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