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声音明信片,聆听书卷里的运城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翻开统编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科书,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登鹳雀楼》,流传至今,家喻户晓。

诗中描写的鹳雀楼,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并称为古代四大名楼。其所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地处晋豫陕三省交界,因位于黄河东侧,古称“河东”。

鹳雀楼

无论是形成于7000万年前运城盐湖,还是恢弘威严的西侯度遗址,亦或者是象征古代壁画极高成就的永乐宫壁画……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运城,可以看见古老而悠久的华夏文明。

9月10日,由帆书APP发起并主办的“帆书·书卷里的中国”全国线下读书演讲活动首场在运城盐湖池畔拉开序幕,众多名人大咖聚焦经典文学,以更贴近生活、轻松有趣的方式践行讲好中国故事的主旨,让每一个人读懂中国文化,理解中国文化。

“运城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华代表的是华山,夏都就在运城安邑。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讲,从运城出发是一个很好的起点。这个活动从这里开始举办,我觉得特别合适。”帆书APP创始人樊登如是说。

华夏文明之源,书卷从“运城”展开

全国高考语文题曾有这样一道题:“史书记载,夏代以前有尧舜禹,他们的活动中心在晋南一带。‘中国’一词的出现也正在此时。…….‘帝王之都曰中,故日中国。’由此可见,‘中国’一词最初指的是晋南一块地方。”

“中国”,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蕴含的意蕴不同。它最早出现在尧舜禹时代,最初的含义是指“京师”,即帝王建都的地方。《帝王世纪》曰:“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吕”,这些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帝王所都”之地都在河东都在晋南。而运城无疑又是这个地域范围最直接最核心的代表。

山西省运城市文旅局局长陈小光

作为土生土长的运城人,在山西省运城市文旅局局长陈小光看来,在运城,古老中国的印迹随处可觅,“这里最早叫中国”的骄傲烙印在每一个运城人心中。

在这里,发现了约4500万年前的垣曲“世纪曙猿”化石,发现了“西侯度”243万年前人类最早用火证据。

在这里,从女娲抟土造人到黄帝大战蚩尤,从嫘祖养蚕到后稷稼穑,从舜耕历山到禹凿龙门,流传着美丽动人的远古传在说。

在这里,拥有相传远古时期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以及黄帝大胜蚩尤的涿鹿之战的所在地——盐池。

在这里,孕育了傅说、绮顿、苟况、关羽、王勃、王维、薛仁贵、柳宗元、司马光等文武俊秀。

在这里,永乐宫、解州关帝庙、司马光祠、广仁王庙、万荣后土庙,历史遗址星罗棋布。

山西运城博物馆收藏的永乐宫壁画

陈小光介绍,运城现存6205处不可移动的文物,10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元代以前木构建筑……在这块最早被称为“中国”的美丽土地上,运城以其深远厚重的历史积淀、独具魅力的资源禀赋,涵养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血脉之根,见证了中华文明演进发展的辉煌历程。根祖文化、池盐文化、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

“在运城,可以穿越古今、寻根溯源感知跨越时空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也正因此,我们运城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陈小光说。

孕育璀璨文化 书写下情义无双

“盐池对我来说有一种情愫在这里面,因为我发表的第一篇核心期刊就是关于盐池的,所以一提起盐池我总是心向往之。”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于赓哲表示,运城对于他来说,是一大“富矿”。

运城盐池

诚然如此,厚重的历史在运城留下了众多历史遗存和文化瑰宝,成为了众多史学家的必经“课题”。王实甫笔下的《西厢记》中“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古蒲州,也就是今天运城永济的普救寺。金庸笔下的《神雕侠侣》中“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风陵渡也在运城的芮城县……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于赓哲

运城还是关公故里,关公信俗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忠义仁勇”关公文化已成为增强全球华人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谈及为何关羽至今仍然备受崇敬?于赓哲说:“我们崇敬关羽的一个重要缘故,就是我们注意到关羽身上的忠义。如果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这个人有定力,能够持之以恒,有原则,他为了自己的原则甘愿牺牲一切,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在于赓哲眼里,运城人勤勤劳朴实,和运城地区的历史文化一样,厚重而且不张扬。“运城人的性格就能够孕育出像关羽这样的人,他不为一时之名利所动,面对诱惑能够视若无物,因为他心中有底线、有方向、有抱负、有理想。”

解州关帝庙

如今,关公忠义文化已成为运城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据陈小光介绍,9月21日至23日,第34届关公文化旅游节将在运城举行。这是运城连续33年举办关公文化旅游节,以关公文化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维系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阅读点亮心灵 走遍天涯不忘根

为什么要发起“书卷里的中国”这一活动?樊登表示,阅读的渠道和载体一直在变化,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励广大的听众、观众真的爱上阅读。“‘书卷里的中国’除了提高人们阅读的兴趣之外,还能增进对城市或者城市文化的了解。我们做的事是帮大家把书打开,让更多人沉浸式享受阅读。”

帆书APP创始人樊登

谈及与运城的“缘分”,樊登说自己祖籍是运城,回到祖祖辈辈生活生长的地方,有种奇妙的情绪。这种情绪、情感是源于血脉上的连接,是宗族的连接。

“来到运城就会发现这里是一个很值得骄傲的地方。”樊登认为,运城是华夏民族的根基,很多故事从这里发生;众多文物、众多神话故事,以及众多成语,都是运城历史的见证,“希望大家能够慢慢了解运城的底蕴。”

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如今,山水相亲、水城共融,立足生态、生活、产业三大维度的宜居画卷,正在运城徐徐展开。运城正以独特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的力量助推高质量发展,构筑精神家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运城力量,作出运城贡献。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编辑:唐奇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