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日,国庆节,凌晨4时许的泰山还浸在浓得化不开的墨色里。我们裹紧冲锋衣,乘坐缆车上山,山风卷着松涛从耳畔掠过。
就在几天前,央广网山东频道采编团队围绕国庆当天的报道策划展开讨论,大家一起碰撞出了一个新方向:“去泰山顶上做直播!”定下选题后,我们马不停蹄地开始筹备具体工作。据景区预测,当日将有超过1万人登泰山。为保证直播顺畅,我们提前4天赶赴现场进行测试,为可能出现的问题预留出足够的处理时间。
1日凌晨5时,东方天际线开始泛出极淡的鱼肚白,原本安静的观景台热闹起来。6时5分,第一缕金红霞光刺破天际,像被点燃的绸缎,瞬间铺满了半边天,转瞬之间,一轮红日猛地挣脱云层,万丈金光洒在云海之上,把翻腾的云絮染成了金箔——“太美了!”“在这里看日出真是绝了!”观景台爆发出一阵阵惊叹,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旭日东升,红旗飘扬(央广网记者 唐磊 摄)
6时20分,摄像机的镜头对准出镜记者:“各位网友早上好!今天是10月1日国庆节,我们此刻正站在‘五岳独尊’的泰山之巅。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在这片曾见证过无数历史时刻的齐鲁山河间,即将举行一场特殊的升旗仪式。”

游客们在山顶期待着国旗升起的时刻(央广网记者 李舜 摄)
6时25分,《义勇军进行曲》响起,3名来自泰山消防救援站的升旗手将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展开。原本喧闹的观景台瞬间安静,有人举起手机,让镜头追随着国旗攀升的轨迹,将这抹红定格成永恒的影像;有人唱起国歌,让旋律伴着国旗升起的节奏,将这份赤诚融进滚烫的血脉——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珍藏泰山之巅这抹永不褪色的中国红。
国旗升至旗杆杆顶迎风展开的那一刻,观景台再次沸腾。人们挥舞着国旗高喊“祖国万岁”,声音顺着山风飘向远方,与山间的松涛汇成一片。
升旗后的采访环节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泰山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李鹏。为了完美呈现这次升旗,他带队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筹备,养护场地、调试滑轮、更换拉绳、加装防风链等。
这份认真,也是他们日常坚守的一部分——作为常年驻守在海拔1500多米、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泰山之巅的队伍,建站29年来,他们始终担负着泰山极顶及南天门景区的防火灭火、抢险救灾和消防安保任务,累计救助4800余名遇险游客。此次升旗筹备,正是他们常年守护泰山的一个缩影。

在泰山之巅采访当天观看升旗仪式的游客(央广网记者 程立龙 摄)
直播结束时,晨光已经洒满了岱顶。我们坐在山脚下的补给站里,气温虽然不高,但心里却暖得发烫。想起刚才镜头里的画面:霞光中的红日、风中的国旗、游客脸上的笑容——“国泰民安”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它是泰山之巅的一次日出,是国旗升起时上万名游客齐唱的国歌,是普通人眼里藏不住的欢喜与安心。
央广网记者 李舜 唐磊 程立龙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