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5月18日消息(记者汪晓青 通讯员麻明)记者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近日,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会同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对黑龙江、陕西、北京、天津、青海等6个省(市、区)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验收工作,青海省普查与收集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青海广阔的田地(央广网发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据了解,青海省于2020年启动本轮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历时3年共完成33个县(区)的普查和11个县(区)的系统调查,普查收集资源1715份,涉及227个物种,收集过程中较大幅度补充了蔬菜、牧草、果树种质资源数量。其中,黑麦、甜菜、荨麻、蕨麻、荠菜、芦笋、茼蒿、中华羊茅、雀麦等130余种为新收集资源。

通过本次普查,收集挖掘出了例如乐都紫皮大蒜、循化线辣椒、柴达木藜麦等一批优异资源;发现了共和糜子杏、马牙蚕豆、循化蓝青稞等一批优异、珍稀、特色资源;收集到了班玛芜菁、格尔木圆叶菠菜、格尔木大葱等一批地方特色蔬菜资源,红霄梨、色尔加李子、糜子杏、中川热果梨等一批地方特色果树资源。这些资源都极具保护与利用价值,将为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提供新的潜力和路径。

据悉,本轮普查与收集行动有效防止了具有重要潜在利用价值种质资源的灭绝,及时保护了一部分携带重要基因的优异资源,明确了青海省不同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和演化特征,摸清了青海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家底,丰富了资源数量,填补了资源空白,全省种质资源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提升。

编辑:张海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