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在‘家门口’参加组织生活了”,腿脚不便的陈爷爷这样说,“人上了年纪身体就不中用了,这腿走个路都费劲,更别提过马路了”。陈爷爷是江苏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花桥社区姜夏新村的老党员,每次到社区参加组织生活都要过两条马路,由于年纪大腿脚不好每次只能盼着党组织“送学上门”。现在,有了“红色驿站”,陈爷爷只要走到后面一幢楼就可以参加组织生活了。

花桥社区聚焦社区党员群众老年人多、小区分散的特点,通过组织研讨、党员群众沟通交流,将党员群众家中的车库进行简单布置,融入党建元素,在光明一期、光明二期、花家浜新村、姜夏新村四个小区打造集党员活动、政策宣传、信息发布、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阵地,取“萤火虫”之名,用微光照亮居民生活,奋力打造“家门口的服务站”。

花桥社区党委精心组织研讨,积极拓展延伸基层党组织“服务触角”,充分挖掘阵地资源,深化“根系工程”项目内涵,创建“驿路同行”服务品牌,坚持将党组织“沉”下去,让民情民意“浮”起来。

花桥社区党委依托“红色驿站”搭建“书记听你说”民意诉说平台,社区党委书记当好“领头雁”主动“走下去、坐下来”,一个小方桌、一口“昆山话”,楼前屋后的居民齐聚一堂,说说心里事,大家同心同行,一起为小区治理出谋划策。在光明新村小区改造中产生的20余个大小问题有90%都在驿站中成功协商解决。说起“红色驿站”,居民都表示这是一个接地气、很温暖的地方。

花桥社区坚持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中,将党小组设在楼栋上,成立网格党小组18个,通过整合社区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充实网格可用队伍力量。他们在格中多元一体,是“服务员”“调解员”“联络员”,为小区老年居民提供政策法规宣传和解读、邻里矛盾调节、智能手机使用教学等多项上门服务,用心解决居民身边的每一件事,切实架起群众“连心桥”,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个个“红色驿站”,就是一座座民生堡垒,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千条线,激活居民服务“神经末梢”,让群众的心和党组织贴得更近、靠得更紧。接下来,“红色驿站”将创新载体形式,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驿站功能,打造“共商、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花萱)

编辑:王纪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