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我们关注俄罗斯恐怖袭击事件。3月22日晚,俄罗斯莫斯科州一家音乐厅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造成143人死亡,382人受伤。极端组织“伊斯兰国”3月23日声称对该事件负责。不过由于实施恐怖袭击的4名嫌疑人事后逃往乌克兰方向,引发了俄罗斯对于乌克兰参与策划恐袭事件的怀疑。那么,究竟谁是这次恐怖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莫斯科州音乐厅恐袭事件是否会导致俄乌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敬请关注《国防时空》一南军事论坛。

 

当地时间3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近郊遭遇恐怖袭击的“克罗库斯城”音乐厅(来源:央视今日关注)

李悦:虽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第一时间宣布对莫斯科州音乐厅恐袭事件负责,但这一说法却没有得到俄方确认。俄罗斯总统普京3月25日对外表态时说,俄方已经知道恐怖袭击的直接实施者是激进伊斯兰分子,但俄方更关心谁是幕后主使,以及谁能从中获利。此前,普京总统还在电视讲话时明确指出,恐袭牵连乌克兰,他说:“嫌疑人逃往乌克兰方向,有人为他们准备了逃离国境的‘窗口’”。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也表示,乌克兰特勤部门为恐袭行动提供了协助。不过乌克兰方面强烈否认与这起事件有任何关联,乌总统泽连斯基认为俄方正试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欧盟和美国、法国等多个西方国家也纷纷表态否认乌克兰牵涉其中。

一南教授,有关谁才是这起恐袭事件的幕后主使,现在外界众说纷纭,有分析认为即使是激进的伊斯兰主义者,也不会在穆斯林神圣的斋月里犯下严重暴行,还有评论认为,激进组织成员不会为了高额酬劳发动恐怖袭击,暗示事件与乌克兰相关,您对此如何分析?

金一南:这次恐袭事件的元凶是谁?到底是谁支持和策划了这次恐袭事件?现在有两个重要的信息。第一个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发表声明,声称对这次恐袭事件负责。第二个是4名直接参与恐袭的嫌疑人在逃往乌克兰的路上被抓住,在俄罗斯看来,乌克兰是恐袭背后的“嫌疑人”。但是,乌克兰否认参与了这次恐怖袭击。

恐怖袭击发生前,美国人曾向俄方发布预警信息,表示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地区发生恐怖袭击的风险正在加大。美国驻俄大使馆网站当时还刊发预警公告,“美国公民应当采取谨慎措施,避免在48小时内参加任何大型户外集会,包括去音乐厅”。那么,美国是怎么得到相关情报的?为什么公告中能清晰地点出“音乐厅”?

也正是因为此,俄罗斯安全部门向美国提出了反恐方面的安全援助,但却遭到美方拒绝。对此,我觉得这非常奇怪。在2001年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俄罗斯曾坚定表示,要站在美国一边,与美国联合进行反恐,向美国提供相关的情报支持。但是美国此次却拒绝向俄罗斯提供情报支持,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这个问题只有美国人能回答。

目前的情况是,对于这次恐袭事件,“伊斯兰国”宣称负责,但大家不相信;乌克兰不承认,但俄方怀疑他参与了;美国是旁观者,但竟然事先知道情况,而且拒绝与俄罗斯进行反恐安全合作。这也使得整个事件充满疑团。

当地时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俄音乐厅恐怖袭击事件向国民发表电视讲话(来源:央视新闻)

李悦:是的,而且这次恐怖袭击发生的时间点也耐人寻味。普京总统3月23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说,这是一场精心策划、血腥而野蛮的恐怖袭击,是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针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大规模屠杀。而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袭击的理由是为了报复俄罗斯在阿富汗、车臣、叙利亚等地杀害穆斯林。

众所周知,俄罗斯与伊斯兰国结怨已久。2015年,叙利亚内战期间,俄军直接介入打击“伊斯兰国”,成为该极端组织垮台的重要因素,此后“伊斯兰国”多次发动对俄罗斯的恐怖袭击,但是主要集中在2018年。当前俄乌冲突胶着延宕,一南教授,您认为策划者为何要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

金一南:这次恐怖袭击恰恰发生在俄罗斯大选结束、俄罗斯安全部队和警卫部队放松警惕的时候,这显然是要给重新当选俄罗斯总统的普京迎头一棒。所以从这一点可以基本认定,这次恐怖袭击绝不是一场鲁莽的行动,而是一次精心策划、周密部署的恐怖袭击行动。

俄罗斯国防部3月24日表示,俄军使用导弹和无人机对乌克兰电力设施实施高精准打击(来源:环球网)

李悦:除了刚才我们谈到的问题,大家现在更为担心的是这起恐袭事件可能引发的“长尾效应”。在袭击发生后的第二天,俄乌双方分别针对对方目标展开大规模空袭。俄空天军使用高精度武器对乌克兰境内的电力和天然气生产设施发动打击,乌克兰几乎全境拉响防空警报。与此同时,乌军也使用巡航导弹对俄黑海舰队驻地塞瓦斯托波尔发动了一段时间以来的最大规模袭击,致使俄两艘大型登陆舰受损。对此有评论认为,一旦查实恐袭事件与乌克兰有关,俄罗斯可能会将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转变成一场反恐战争。一南教授,您对此怎么看?

金一南:目前分析这次恐怖袭击可能带来的影响还为时过早,因为“幕后黑手”还未确定,不过,俄罗斯肯定要借助追查“幕后黑手”,达成更大的目的。所以从这一点看,恐袭事件本身,包括调查“幕后策划者”等,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恐袭事件发生后,俄美关系的走向、俄乌关系的走向、俄欧关系的走向,这些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变成了一个更大的谜团。

虽然我们还不能下结论,说俄罗斯未来会对乌克兰发动“反恐战争”,但恐袭事件发生后双方的军事行动确实都在升级。俄罗斯最近大规模空袭了乌克兰的民用设施,但国际舆论对此谴责的声音并不多,这说明人们默认在俄罗斯遭到恐怖袭击之后,俄罗斯有这样做的理由。既然俄罗斯加大了军事打击行动的力度,乌克兰方面肯定也要效仿,这就像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讲的,仇恨的螺旋继续上升,这是欧洲安全当前面临的最不稳定的因素。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想要通过恐怖袭击动摇俄罗斯民众支持普京政府继续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的意志,这肯定是难以达成的。恐袭事件只能促使俄罗斯人团结在一起,更加支持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而这种国际政治的博弈,不是一个在中东一隅的“伊斯兰国”所能够策划实施的。从目前看,调查恐袭事件的“幕后黑手”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方军事行动的强度必然加剧,将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之中。

(央广网·军事频道 记者:李悦)

编辑:王子淇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