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供水网,形成多水源统筹配置格局

过去十年,河北外流域调水超270亿立方米

河北日报讯(记者苑立立)从3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持续推进水安全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4年以来,河北认真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积极构建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供水网,形成本地水、外调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统筹配置格局。

2014年至2023年间,全省外流域调水达276.8亿立方米,其中,引长江水198.8亿立方米、黄河水78亿立方米。全省人工输配水通道3000余公里,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达到283.75亿立方米,水源调配实现结构性优化。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分配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丰冬枯的态势。“解渴”河北,多方“开源”是重要举措之一。那么,“源”在哪里?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目前,河北累计建成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管线2056公里,新改建地表水厂128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全面达效。自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已累计向河北城乡生活和工业供水131.7亿立方米,实施生态补水67.1亿立方米。”省水利厅副厅长边文辉介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2015年河北省引水量仅1.69亿立方米,通过不断完善配套工程、推进水源置换,2020年至2023年的年平均引水量已达33.3亿立方米,覆盖全省7个设区市和雄安新区共9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5100万,江水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主力水源。河北持续推动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扩展,全省受水区2800多万农村人口喝上了优质江水。

同时,引黄水效益不断扩大。10年来,引黄水惠及6个设区市和雄安新区的49个县(市、区),覆盖耕地面积500余万亩,并向衡水湖、南运河等河湖提供充足的生态补水。

河北还先后建成水库1011座、泵站4538座、水闸6130座、塘坝6537处、规模以上机井115万眼,建成引滦入唐、引青济秦等一批城市引水工程,以及石津干渠、民有干渠等一批农田灌溉输水工程。“通过将蓄水、引水、调水工程穿点成线、连线成网,全省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边文辉说。

编辑:王艺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