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是瓜果上市的好时节,广西天等县把荷乡万合村西瓜种植基地迎来了水果大丰收。走进基地里,一个个圆润饱满、色泽鲜亮的西瓜长势喜人,瓜农们顶着烈日进行采摘,阵阵瓜香扑鼻而来。

瓜农在搬运采摘好的西瓜(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天等县把荷乡将村集体经济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利用“土特产”带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形成了万合西瓜、把兰红薯、把荷肉牛、怀安鹰嘴桃、那样坚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

深挖“土”的资源,建立“一村一业”基地

天等县把荷乡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草木繁茂,适合畜牧业养殖。当地党委政府秉承将天等县打造成为中国“富硒牛都”的发展目标,创新推行“村集体+能人+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申报扶持村集体经济资金共100万元,支持养牛大户扩大发展规模,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把荷乡积极开发乡土资源,开拓“资源+”新模式,充分挖掘土地资源、林地资源、产业资源等,增强村集体经济效能。当前,把荷乡下辖8个村共建立了15个产业基地。 

“2023年以来,把荷乡党委明确把‘一村一业’基地建设作为‘书记领航’项目来抓,通过建设养殖小区、盘活闲置撂荒地、种养长短结合等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把荷乡党委书记邓洁源介绍。

鹰嘴桃挂满枝头(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放大“特”的优势,助推特色产业振兴

“我们村的土地土质肥沃疏松,光照充足,适宜种植红薯,村集体承包了20亩闲置土地,采取支部领办、村干领干的办法,大力发展红薯产业。”把荷乡把兰村支书黄秀艳说。

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应,把荷乡各村屯利用村集体经济各类资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荷村、吉兰村租用撂荒地共230亩种植青贮玉米,在收成后通过加工储存,解决牛羊养殖产业发展的饲料需求瓶颈;万合村、怀安村通过村集体经济成功流转200亩撂荒地,建立富硒西瓜种植基地,采用“西瓜—木薯”套种的模式促进土地高效利用;旺仁村积极动员群众与村集体签订协议,租用闲置土地250亩种植甘蔗,保障“食糖安全”。以村集体经济滋养特色种植业,如今,把荷乡逐渐形成“一村一品”蓬勃发展态势,有效助推了当地特色产业振兴。(李志高)

编辑:梁瑜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