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廉洁灶”,烹出“清廉餐”?近日,某地县委党校给本地党支部书记开展培训期间,在食堂推出了“清廉餐”,包括名为“黑白分明”的木耳炒山药、名为“清清白白”的素炒白菜以及被称为“清廉本色”的炒藕片等菜品。当地官方新闻报道称,此举目的是想“让学员们感受美食中的廉洁文化”。

这几个菜名很有“创意”,但还是让人感到滑稽、荒诞。几个再寻常不过的蔬菜食材,仅凭起了个诸如“清清白白”之类的菜品名字,就真能蕴含廉洁文化吗?学员们简单用个餐,就能“得到暖胃又养心的清廉教育”吗?恐怕连设计这个“创意”的人自己也不会相信。这波操作之所以招致一些网友的反感和嘲笑,是因为它表演色彩过于浓厚,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非但无甚效果,反而有可能带来“低级红”的负面影响。群众关心的并不是领导干部有没有吃“清廉餐”,而是他们是否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开创多元“廉政阵地”,丰富廉政文化,当然有必要。在推进过程中,不是不能有创意,也不是不能有探索。关键是,要坚决避免花架子,坚决杜绝劳民伤财而无用的做法,坚持求真务实,找准切入点,一件一件切实认真解决百姓反映干部日常工作中的作风问题。譬如,很多地方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道德教育,通过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进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同时,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严格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党员干部不敢腐败。

加强廉政建设,要多从源头抓起,多出实招,而不是走偏走空,搞一些摆拍、“名堂”来完成“KPI”。只有走深走实了,廉政建设才能行之有效。(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秦川)

编辑:苏晓静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