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中药材半夏成熟的季节,走进甘肃成县纸坊镇代塄村百亩半夏种植基地,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从8月中旬开始,这里每天都有100多名群众收获中药材半夏。

群众正在采挖半夏(陈海龙 摄)

“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我在合作社里务工,从2月份整地、种植开始,经过6个多月的精心管护,8月中旬就能采挖,一年能在合作社务工7个月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有稳定的收入。”村民杨爱莲高兴地说。

半夏是一种具有燥湿化痰、止呕镇咳功效的中草药,广泛添加于各类药品之中。今年初,代塄村在产业谋划上,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与半夏种植合作社沟通,因地制宜,通过将适宜半夏生长的撂荒地和倒茬土地共110.5亩流转给种植大户,并将村集体经济资金3万元入股,以共同参与管理,共享发展收益,持续稳定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今年管护得好,半夏长势喜人,亩产量比起往年要高出不少,而且今年的市场价在每公斤120元至130元左右,比起去年每公斤80元的价格高出了很多。我今年种了18亩半夏,可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种植大户卢小平高兴地说。

清洗半夏(陈海龙 摄)

“我们都是附近村的村民,每天过来挖半夏,挖得快的时候一天可以挖到100多斤,就有100多元的收入,比打零工要好一些。”农户们一边采挖半夏一边说。

中药材基地的创办,让村民在增加务工收入的同时,也可以现场学习到中药材的种植技术,为今后的产业发展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让群众参与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实现从‘一盘散沙’到‘一个拳头’的转变,建立起集体与个体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增强了群众的集体观念以及发展的内生动力。”纸坊镇党委书记武向东说。

清洗后的半夏(陈海龙 摄)

近年来,成县依托资源优势,把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按照“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优化升级、提质增效这一主题,建设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3.6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已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陈海龙)

编辑:李红军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