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9月18日消息(记者 官文清)记者9月18日从广东省林业局了解到,为期两个月、以“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为主题的第四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近日正式收官。

本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依托全省115家自然教育基地以及港、澳各类郊野公园、社区公园等场所,累计开展了400余场自然教育活动,共吸引了16万人次在线上线下参与。

讲解员为市民游客讲解自然知识(央广网发 广东林业供图)

自然观察体验、野外观鸟观蝶、探寻动植物、自然音乐会、“无痕自然”夜市、知识讲解介绍……第四届粤港澳自然教育季期间,广东各个自然教育基地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自然教育活动。

如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先后推出了30场“定点观鸟”、4场“绿心行”海珠湿地自然导赏等活动,还开展了39期主题夏令营和55场特色课程活动,大力普及湿地动植物及生态保护知识;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聚焦“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先后推出深度调研、“我期待的国际红树林中心”童诗童画童趣会、“红树讲堂”之童诗创作及各类暑假实践夏令营活动,从不同群体视角勾勒出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特点和价值。

“自2019年启动以来,粤港澳自然教育季至今已步入第4个年头,已逐渐发展成为粤港澳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品牌。”据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自然教育工作,携手香港、澳门共同打造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暨嘉年华品牌活动,搭建共建共享的自然教育交流平台。

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115个省级自然教育基地,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建有101条自然教育径、148个省级自然教育场馆,累计举办自然活动3.1万余场,其中绝大部分自然教育基地、自然教育径、自然教育场馆均免费对公众开放。

编辑:梁中明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