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12月26日消息(记者 官文清)26日上午9时28分,伴随着汽笛长鸣,广州白云站首发列车C1893次从站台缓缓驶出,广州白云站正式投入运营。

广州白云站26日正式投入运营(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该列车系广州白云站发出的首趟列车,也是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尾段正式开通运营的首趟列车。广州白云站投入运营后,将提升广州作为铁路枢纽的客运能力,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轨道交通体系。

广州白云站发出首趟列车(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广州白云站由始建于1916年的棠溪站升级扩建而成,占地面积相当于4个广州南站,采用“云山珠水、盛世花开”的设计理念,站房外形像一朵盛开的木棉花。广州白云站主要承担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广梅汕铁路、广茂铁路等多条线路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站内设有3条正线、21条到达出发线,21个客运站台面,是全国乃至全亚洲的又一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

据介绍,广州白云站开通运营后,广州铁路枢纽广州站、广州东站等车站功能相应优化调整,各车站分工更加科学合理,对提高广州铁路枢纽客运能力,提升客运服务品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州白云站采用“云山珠水、盛世花开”的设计理念(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高效便捷、四方通达是广州白云站站城融合最突出的优势。车站站房共分7层,其中地上3层、地下4层,地上3层自上而下分别为高架商业层、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地下1层为社会停车场层、地下2层为出站和综合交通换乘层,其余为城市轨道交通层。

在站房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方向,运营中心、长途客站、旅游大巴站场、公交站场组成“四角交通核”,构筑一体化大交通格局。旅客从周边配套场站下车后,通过衔接平台最短步行约50米即可进站候车,实现平层对接、无缝换乘。

专程从天河区赶来广州白云站参观的王姨告诉央广网记者,自己坐地铁过来很方便,广州白云站投入使用后,听说以后会有多条高铁始发,对市区的市民来说不用再跑到广州南站乘车,多了一个出行新选择,方便不少。

广州白云站的开通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广州白云站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智能建造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在国内乃至国际上均属于先进引领范畴。”中铁建工集团广州白云站总工程师宋宝仓告诉央广网记者,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很多先进的智能化、数字化建造技术,比如施工现场就采用了焊接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和混凝土浇筑机器人等18种不同功能的机器人。

此外,广州白云站的建设过程还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如自主研发的钢结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对10万余根钢构件的身份认证和全程追溯;采用光伏发电系统、自然照明系统、自然通风系统,可大幅节约建设投资和运营能耗,打造绿色建筑等。

广州白云站内部空间(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编辑:罗世伟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