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西园街道将非遗项目融入基础教育中,通过“非遗进校园”、特色社团等形式,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为非遗文化继承发展培育后备力量。

官前竹篮,俗称“斗笼”,以毛竹为主要材料,制成竹篮、竹箩等多种产品,具有盛水不漏、轻便耐用的特点。官前竹篮中的米篮相传至今已有400多年,产品畅销福建漳州、泉州、长泰等地。2019年,官前竹篮被列为晋江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资料图:官前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苏毓茹 摄)

为了更好传承和发展官前竹篮,近年来,官前幼儿园、官前小学将其引进课堂。

2021年底,官前小学创建竹编社团。从那时起,从事竹编70多年的手艺人柯沂南每周三下午都会到校园里,为同学们讲授技艺。

“我们的竹篮打水不会空,这是我们最独特的工艺。现在对竹篮的需求少了,主要编一些农用的菜篮、竹箩。”柯沂南说,做竹编是一个枯燥但细致的活,学竹编技艺的年轻人更是几乎没有,但他对竹编有深厚的感情,会一直坚持到底。

官前小学校长王良荣介绍,该校引进竹编文化课堂作为办学特色,开设特色拓展性课程,同时聘请手艺人作为校外辅导员,让学生们在体验中参与官前竹篮保护与传承。

各式各样的竹编制品(赖雅丽 摄)

为更好地传承竹编工艺,目前,西园街道办事处进一步整合资源,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辖区文化、旅游资源,积极策划竹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和非遗文化展示、非遗手工体验等活动。同时发起倡议,引导传承人对竹制品进行改良,打造成工艺品、伴手礼,满足更多市民需求。此外,他们还积极谋划打造竹文化微景观,让竹编技艺成为“乡愁”符号。(肖超群 范碧珠)

编辑:李姗姗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