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以前我们家的下水管道经常堵塞,三天两头就堵一次,非常糟心。”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玉林东里3区9号楼的段先生对记者说,他家所在的小区1984年建成,一些设备设施已经老化,尤其是上下水管道经常发生堵塞现象,影响生活质量。

“去年政府给我们楼进行了改造,经过10天左右施工,更新了上下水管道,现在完全不堵了,把迫切的问题给解决了。”段先生原计划把房子整体装修一遍,但因为上下水管道堵塞,计划一直搁置,现在问题解决了,他的装修计划也随之启动了。

段先生向记者介绍上下水管道更新情况(央广网发 刘子杰 摄)

白色瓷砖下为新铺设的下水管道(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右安门街道地处三环内市中心城区位置,辖区内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数量众多。由于大多缺乏物业管理,加之年久失修等原因,普遍存在公共管道老化、水黄、停车难等问题。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整治家园环境成为诸多老旧小区居民的迫切心愿。

2023年10月,在丰台区房管局、区财政局的支持下,右安门街道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治理完善类项目改造,主要进行更换上下水管道、架空线入地、环境整治提升、加装适老设施、合理增加车位等项目,共涉及6个社区42栋楼,总投资近8000万元,惠及4620余户居民。

金明彪向记者介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进展(央广网发 刘子杰 摄)

右安门街道城乡管理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负责人金明彪表示,右安门街道创新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模式,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周边环境整治、停车管理规范化相结合,不仅要为居民解决由小区老化带来的问题,还要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同时减少安全隐患,实现老旧小区的“城市更新”。

“我们计划梳理这些小区的停车空间,合理规划车位与消防通道,合理增加车位,同时规范化管理,通过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停车乱、停车难的问题。”金明彪介绍,右安门街道计划将小区的自行车棚、电动车棚进行改造升级,按照“一桩三车”的配置安装电动车充电桩,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居民安全充电,严防电瓶“上楼充电”,减少安全隐患。

“本次改造工作中,我们将作业安全、建材质量、图纸审核、竣工验收作为质量和安全保障的重要关口,严格把关,强化保障,精密组织。通过宣传、培训、警示、预案、防护、监督等有力措施,确保老旧社区提质改造真正成为老百姓的放心工程、民心工程、满意工程。”金明彪介绍道。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善类项目(第六标段)施工公示牌(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右安门街道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善类项目(第六标段)施工方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社区与施工单位充分尊重民意、化解民虑,居民群众全程参与小区改造工作的各个环节。“我们向居民详细说明改造的流程及具体施工项目,召开座谈会,请他们把关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全面参与监督管理。”

街道、社区、施工方共同研讨居民改造意愿和诉求(央广网记者 朱冠安 摄)

“经过这次改造,老百姓对我们和街道的工作都很认可,在施工过程中也非常配合,这让我们施工单位感到非常温暖,在后续工作中我们一定尽量满足老百姓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右安门街道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完善类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相关负责人秦俊福说。

编辑:庞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