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阜阳8月16日消息(记者赵家慧)“走水路,念水经,反弹琵琶念水经。”这是安徽省阜阳市蒙洼蓄洪区百姓中间流传的一句顺口溜。

蒙洼蓄洪区位于安徽省阜阳市的阜南、颍上两县境内,总面积约180.4平方公里。因地势低洼,雨季时常积水,当地百姓“谈水色变”。如何利用水患和低洼的地势,发展水“冲不走”的特色产业,实现致富,是这些年来阜南县一直在思索的课题。

蓄洪区里长出“金豆豆”

立秋之后,阜南县王家坝镇仁超芡实基地迎来了丰收。520亩被芡实叶覆盖的水塘里,工人们戴着厚厚的手套,拿着镰刀正在收割芡实果。基地负责人任超难掩笑意:“从8月12日开始收第一茬,一直到9月底,总共可以收12茬。一天就能收个几百斤的鲜芡实。”

芡实开始进入丰收季(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在基地旁的棚子里,几位工人正在处理刚刚采摘好的芡实果,任超告诉记者,基地目前带动务工50多人,人均年收入1.5万元。

芡实被称为“水中人参”,这种生长在南方水乡的水生果实不仅美味,还具有药用价值,受到市场青睐。“我们的芡实主要销往河南,江苏还有省内的六安。”

一个北方村子是如何种起了南方才有的芡实?王家坝镇李郢社区位于蒙洼蓄洪区,2018年前,这片洼地还处于抛荒状态,任超看中了它的地势适合引水培育水生作物。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任超开始“试水”。“蓄洪区地势低洼,一下雨就容易积水,别的粮食作物种不了,但种芡实很合适。”为了学习种植技术,任超还特地去了滁州天长市“取经”。“我们的田采取芡实、小麦轮做,每年午收开始时,我们就开始进行芡实的提前育苗。等到午收结束,村里利用提水站和灌溉渠道引淮河水进田,育好的苗就可以直接种下了。”

工人们正在对芡实米进行挑选(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任超告诉记者,2022年秋季芡实收获后,基地紧跟着种植了近500亩小麦,“一年下来,芡实和小麦加在一起的亩产产值大概在6000元。”经过近几年发展,基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种植的芡实品种不断更新优化,初加工设备也已完善,建设库容100立方米小型冷库一座,能够满足生产加工需要。“如果客户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做干燥处理,再加工成粉。”任超说,基地已于2022年注册了“王家坝振兴”商标,年产值300多万元。

一根柳条“漂洋过海”

位于阜南县郜台乡的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内,十余名村民围坐在厂里的空地上编织篮子。一根根杞柳条在工人的十指间穿梭,一挑一压,一勒一编,一个个美观实用的柳篮跃然成形。

从在外地给人打工,到回到家乡自己办厂,再到如今产品“飘洋过海”挣钱起了外汇,公司负责人张朝玲这一路走了快20年。1990年,张朝玲开始接触柳编,2006年正式创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产品种类已经达到30多种,德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家人民使用的宠物窝、水果篮、脏衣篮等,很有可能就是来自这个小小的乡村企业,是一群年过六十的老人们引以为傲的传统手艺。

公司里有三分之二的工人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这里三分之二的工人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今年58岁的戴名恩在厂里已经干了很多年,他告诉记者,工厂计件算工资,他一天最多干9个多小时,可以给100多套提篮按上把手,一套可以挣1.5元。“以前是在家里自己编好,厂里来收,现在直接来厂里编,不用考虑原料问题,挣手工费更加轻松。每一个工序都算钱,除了按把手,我还会搭架子,多劳多得。”

郜台乡党委委员吴宇向记者介绍,以前当地村民都是用杞柳编织筐篮自家用或者卖,后来外出人员发现了商机,回来做工艺品出口,带着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张朝玲采取“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除了让工人来厂里做工外,她还发展了近10位组长,用来联系做编织的散户,涉及范围除阜南外,甚至还包括河南部分地区。

2017年开始,张朝玲决定自己种植杞柳。“2020年发过水以后,我们的种植面积现在有580多亩,杞柳这种品种在水里泡个一周都不怕,适合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杞柳每年冬天收割,部分作为原材料出售,部分供公司自己使用。”公司外贸销售负责人王晓雅告诉记者,去年的出口销售额有650万美元,今年截至7月,公司销售额已达到350多万美元。“外销占比三分之二,主要销往西欧等国。一只正常规格的柳篮在国外可以卖到40美元。”

2022年,郜台乡柳编企业增至46家,企业累计出口增至8563万美元。曾经郜台人“养家糊口”的“小杞柳”,已成为全乡的龙头产业、经济增长的亮点、创汇的龙头。

小微企业“包”罗万象

8年前,回乡创业的王恒亮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创办的阜南县红亮箱包有限公司会从面积狭小的扶贫车间,变成超过6000平方米、近150人的“明星致富企业”。

2015年,王恒亮与邻近的几个村子合作建起扶贫车间,服务当地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这时的红亮箱包只是一片只能容纳十几个人的“作坊式车间”。如今,企业每年可生产各类箱包100-200万只,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箱包生产企业。

工人在进行外卖保温箱的制作(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看好孩子管好田,一天能挣百十元。”阜南红亮箱包有限公司车间里,这行红色标语格外醒目。

今年40岁的张书燕是王家坝镇崔集村的村民,她坐在机器旁,一边熟练地踩着缝纫机,制作用于送外卖的保温箱,一边和记者拉起家常。

张书燕告诉记者,2017年以前她在广东一家制鞋厂打工,后来因为家里小孩要读书,她从外地回来在家照顾孩子生活。“在这里是按照计件制拿工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能挣点钱还能照顾孩子。”张书燕说,她家离工厂骑电动车不到10分钟路程,来回都很方便。张书燕告诉记者,忙的时候一天能挣一百多元。

王恒亮告诉记者,这里工人个人工资最高能能达7000多元,平均工资突破3000元,工人人数也由2020年的9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30多人。公司销售收入呈梯级稳步提升,2021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大关,达1100万元;2022年,销售收入达1700万元。

“尊重自然,让道于水;给水出路,人有生路;兼顾发展,人水和谐。”沿淮百姓如今都懂这个道理。有田的种田,有技术的办厂,老百姓们逐渐从心理上走出“洼地”,给生活找到了更多致富的“康庄大道”。如今,阜南因地制宜,充分依托水田、洼地等优质水资源,积极探索多种产业模式,富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编辑:张宣剑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